直指阅读教学的论文唐晓红

直指阅读教学的论文唐晓红

ID:37278551

大小:2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0

直指阅读教学的论文唐晓红_第1页
直指阅读教学的论文唐晓红_第2页
直指阅读教学的论文唐晓红_第3页
直指阅读教学的论文唐晓红_第4页
资源描述:

《直指阅读教学的论文唐晓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依文理寻源探究竟问根——以《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为例浅谈阅读教学中的逻辑归理孝感市玉泉小学唐晓红一、有疑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的这一过程,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却或多或少的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如何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实现主导与主体的完美结合,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2、。二、突破听过不少名师教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也曾经试着上过,但每一次深入课堂教学,总会发现无论怎样调动,学生离文字本身、离文字背后的情感总有一定的距离。无论是热烈的讨论,还是静静的思考,感觉距离是那样真切存在。这种感觉,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实施中非常明显。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我一直在思考。一次偶尔的机会,当我拿起课本,和学生一起去读的时候,我突发奇想:如果我是一名学生,凭着直觉我会对那几个地方感兴趣?我会理解我关注的哪几个问题?我试着把自己当一名学生,放开所有束缚,重新去读的时候,我发现了几个问题:第一,抓住作者行文思路,理清文章的脉

3、络层次,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我紧紧抓住两个时间点——“四五十年前”“今天”——通过这两个时间点,抓住作者行文思路:先写自己内心感慨——回忆自己在德国时所见情景——今天再到德国内心感受。沿着作者的行文思路,就不难走进作者内心世界了。第二,走进作者内心世界,紧紧抓住作者“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这句话。为什么会感到吃惊?因为独特方式,所以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奇丽景色。不直奔关键点去理解”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学生自然而然就会理解,而且会理解更深层次的东西:通过花看到的是一个民族,看到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深入文

4、字理解的过程中,还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会想,德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应该怎么做?虽然不是课文教学重点,但是如果能够引起学生主动地思考,我觉得也是成功的。我尝试着把我的思考化作几个教学环节:第一步,初读课文,抓两个时间点,理清文章脉络;第二步,深入研读,抓关键句,理解爱花之真切;第三步,由文字走进作者,抓情感线索,理解“吃惊”;第四步,回归自我,抓住“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谈自己看法。又一次,带着我的理解,我重新走进课堂。我和孩子们一起,循着作者的思路达成从文字、情感、自我的成长这样的阅读体验。感觉在彼此的交流理解

5、中,有一种东西悄然而生:我们每一个阅读的个体在阅读体验中是平等的,在平等的氛围中交流,获得的情感体验却是不同的。这样的课堂,其实完成了阅读的几次改变:从文字到作者,从作者到自我;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有实效的阅读,因为它能引发孩子主动思考,透过文字本身,看到真实的自己。三、思考通过对《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的教学环节研究,我对施茂枝教授曾经说过的——教学是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的沟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此,我认为,教学像《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桃花心木》这之类的心理感悟的散文随笔,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善于挖掘文本的理,找准作

6、者“情”的出发点。这儿的“理”主要是指文理,就是文本自身蕴含的作者的思路、作品的文路以及语言文字的结构特色等,是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的本质特征。特别像《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样的大家的散文随笔,不仅具有形象性,也有其内在的逻辑和思路。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深入文章的内部,把握和领悟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逻辑,找准作者“情”的出发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流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悟——使教学走向有效与深刻。第二,关注孩子的期待,找准学生“理”的起点。记得曹明海先生这样说过——读者解读文本前就存在或具备一种条件,诸如读者的文学修养、生活经验、审美水平、艺

7、术趣味和思想倾向等这是一种有主观客观等复杂的因素综合而成的解读“先结构”。读者在阅读时,“解读经验、解读心理以及与问题相关的解读知识都被相应的激活,从而构成一种具有解读指向性的整体心理态势,也就是期待视野。比起成人,儿童的期待视野更为复杂。教学时,关注并尊重孩子的期待视野,才是真实有效的文本、编者、学生、教师之间的多重对话,也才是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的真沟通。比如在教学季羡林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怀念母亲》(人教版六上),学生对祖国母亲的理解比较生涩,孩子们可能仅仅只是把这样一种情感定位到怀念祖国、怀念故乡的模式化概念,创设情景、发挥想象力深入

8、理解就很重要了。第三,重视学法指导,找准学生“学”的拓展点。阅读教学最终要归结于学生的学。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尝试运用一些方法:一是选择重点语句构成整课的教学。文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