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ID:37281914

大小:2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1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_第1页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_第2页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_第3页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_第4页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知道黄海海战以及邓世昌的爱国事迹、日军制造的旅顺大屠杀等基本史实。培养阅读、收集史料和表述历史事实的能力。能说出《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对条约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而认识《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判断,提高得出结论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课前收集和阅读有关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日军旅顺大屠杀等材料,练习讲述基本史实。充分利用《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能将战争中发生的主要事件的时间与空间结合起来,掌握利用地图学习历史的方法。将《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归纳说出其相同之处

2、与不同之处,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本质,学习邓世昌等爱国将领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精神;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二、教材分析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五次大规模侵略战争之一。这场战争对中日两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关系到世界格局。通过这场战争,日本的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增强,并成为亚洲战争的策源地。而中国由于这场战争,国力更加衰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同时这场战争也促使中国人民觉醒,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因此,甲午中日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课教材

3、共分三个子目:一是黄海海战。以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这一战役为中心,讲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经过。二是《马关条约》。主要介绍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影响。三是瓜分中国的狂潮。讲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这三个子目逻辑关系清楚,紧紧围绕甲午中日战争这一主题,讲述了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本课重点“黄海海战”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本课难点《马关条约》的影响。三、学情分析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学习战争方面的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也初步具备了如何识记条约的内容、分析条约所产生的影响的能力。就本课内容而言,学生通过观看电影《甲午风云》、参观旅顺万忠墓等,对黄海海

4、战、旅顺大屠杀等史实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甲午中日战争具体的战争经过和影响等则知之不详。四、教学设计过程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一、黄海海战二、《马关条约》三、瓜分中国的狂潮导入新课:近代的中华民族可谓多灾多难,饱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在前两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西方列强发动的哪两次侵略战争?侵略者分别是谁?(略)。同学们知不知道,在中国近代史上,侵略中国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是哪个国家?它就是我们的邻国日本。日本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就是甲午中日战争。一、黄海海战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名称的由来由本课标题引出问题:这次战争爆发于什么时间?为什么叫做甲午中日战争?让学生看书回答。(

5、战争发生于1894年,因为这一年是中国农历纪年中的甲午年,所以称为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在朝鲜附近的丰岛海面上,日军突然袭击清军的运兵船,从而挑起了战争。那么,甲午中日战争的发生是偶然的吗?日本为什么要发动战争?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小字内容思考回答。(略)可以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是蓄谋已久的,其目的就是借以征服朝鲜、征服中国,称霸亚洲乃至世界。出示地图:2.指图讲述战争的主要过程由图中的图例可以看出,日军是从陆上和海上分兵两路对中国进行侵略的。战争爆发后,1894年9月,日军先对平壤的清军发起猛攻,很快占领了平壤,之后日军由陆路北上。与此同时,日军也在海上积极寻找机会。就在

6、平壤陷落的第二天,在鸭绿江口大东沟以南的黄海海面上,中日两国海军发生了一场激战,这就是黄海海战,又叫大东沟战役。关于“黄海海战”的经过,先指导学生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以及课堂阅读进行讲述,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尽量讲得全面详细,尤其是邓世昌的英雄事迹。然后,出示邓世昌的肖像及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引导学生思考:邓世昌的身上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民族精神?(略)教师指出,那就是坚决反抗外来侵略、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邓世昌和那些爱国将领们在国家处于危难的时候,不畏强权,舍生取义,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民族才能在历史长河中饱经风霜而不毁,历尽磨难

7、而弥坚,自豪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黄海海战进行了五个多小时,尽管北洋舰队损失惨重,但主力尚存。但是黄海海战后,清军主帅李鸿章为保存自家派系的实力,下令“避战保船”,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准巡海迎敌,使日军夺得了黄海的制海权,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奠定了基础。继续指图讲述:10月,日军分陆海两路进攻中国东北,相继侵占九连城、安东,11月又攻陷大连和旅顺。就在我们的家乡旅顺,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暴行。指导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等讲述旅顺大屠杀的史实。虽然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