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组20.古诗两首

第6组20.古诗两首

ID:37282555

大小:5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0

第6组20.古诗两首_第1页
第6组20.古诗两首_第2页
第6组20.古诗两首_第3页
第6组20.古诗两首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6组20.古诗两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化县白溪镇中心小学教学设计20-1科目语文年级四年级上册主备人授课时间单元第六组课题20.古诗两首(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难点:正确感知诗的大意。2.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的训练,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课前准备:教师设计简单的课件;学生课前读一读课文,简单了解李白、王维的相关资料,准备好《新华字典

2、》三、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一)教学方法:导读法。(二)学法指导:读思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1个课时五、教学过程:第课时教学步骤:一、教师谈话引入送别诗,分析题意,激发学习兴趣。二、初读古诗,感悟韵律  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味  (指名读-——范读——齐读)三、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揭题、解题  ①揭题:注意“孟(meng)”的读音及写法。  ②解题:要求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  2、了解背景  (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①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②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③这首诗是在什么

3、情况下写的?  3、理解诗意  ①学生自学古诗  自学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②集体交流  结合长江图弄懂“西辞”的含义,明确黄鹤楼、广陵之地理位置,理解“下扬州”“孤帆”“尽”“唯”的意思。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4、入境悟请①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新化县白溪镇中心小学教学设计20-2教学步骤:4、入境悟请  ①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②细细品读古诗  黄鹤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昔日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诗中恰逢阳春三月。  

4、想象表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感情?  李白这是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  李白何来心情赏春呢?他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  课件出示引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感悟“孤帆”  古代水上运输最为重要,而长江自古又是水上交通要道,且扬州是当时的繁华都市,此时的长江一定是过尽千帆,诗中为何说“孤帆”呢?(学生自主感悟)  总结:过尽千帆皆不见,心中惟有孟浩然。  5、诵读全诗(配乐《送别》)四、作业设计:五、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新化县白溪镇中心小学教学设计20-3科目语文年级四年级上册主备人授课时间单元第六组课题20.古诗两首

5、(第二课时)第课时教学步骤:一、谈话引入,了解送别诗人生自古伤离别。面对自己亲密的知心朋友,我们多么希望能一直相聚,永不分离。可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古代,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古诗二首》就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两首送别诗。二、学习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寄托了李白对孟浩然深情厚谊,至今被人们传颂,我们再来看看王唯如何抒发与友人的离别情。1、解诗题①轻声读诗题  读了诗题,你有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回答,教师

6、适当评价)  这首诗还叫什么名字?(渭城曲、阳关三叠)  ②二读诗题送——元二——使——安西  2、知诗人关于王维你知道什么?  3、解诗意①自学(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记下自己的解释与感受)  ②汇报(说说自己的收获,看看谁知道的最多)  重点理解:浥、更尽、故人  示图理解:渭城、阳关、安西  ③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欣赏  4、悟诗情:①你静静的聆听的时候,你们看到些什么?  ②示渭城图(课件)  就是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美丽的清晨,好朋友元二就要出示安西了。  ④阳关以西景象图(课件)  同学们,当时阳关以西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

7、(无尽的荒漠,陪伴他的只有这无尽的荒草。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  ⑤元二要经历3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这一路上,陪伴他的只有这满眼的荒漠,,满目的戈壁,深为好友的你,在这离别的时刻,还想对元二说些什么呢?(生交流)再多的话语却道不尽离别意,只能说(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⑥喝下这杯酒了吗?可我分明感受到这酒里还有点别的滋味,你品出来了吗?这一杯酒够不够?那就再来一杯:(做举杯动作)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⑦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喝完这一杯,元二该启程了,让我们举起酒杯,在送他一程吧。

8、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配乐诵诗《送元二使安西》新化县白溪镇中心小学教学设计20-4教学步骤:三、延伸巩固入诗境今天,我们学习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元二使安西》都描写了送别好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