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检测卷

第六单元检测卷

ID:37285449

大小:5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0

第六单元检测卷_第1页
第六单元检测卷_第2页
第六单元检测卷_第3页
第六单元检测卷_第4页
第六单元检测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检测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检测卷(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D )A.挪威(nuó)  贮藏(zhù)尽量(jǐn)疲惫(bèi)B.蹒跚(pán)遗孀(shuāng)毋(wú)宁遨游(áo)C.炽热(chì)躯壳(qiào)点缀(zhuì)瞬间(shùn)D.稠密(chóu)烧灼(zhuó)吞噬(shí)闲暇(xiá)导析:D 此项中“吞噬”的“噬”应读sh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迫不急待 畏缩不前 刚毅不屈  念念有词 姗

2、姗来迟B.海市蜃楼 耐人寻味 齐心协力  头昏眼花 疲惫不堪C.心有灵犀 千钧重负 风餐露宿  鲁莽大胆 忧心冲冲D.精疲力竭 怏怏不乐 耀武扬威  不期而致 扬扬得意导析:B A项,“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C项,“忧心冲冲”应为“忧心忡忡”;D项,“不期而致”应为“不期而至”。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B )A.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B.这篇文章错别字很多,用语无伦次来评价它是再恰当不过的了。C.杜牧对项羽投江自杀不以为然,认为他还可以卷土重来

3、。D.七十多岁的竺可桢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研究。导析:B “语无伦次”是形容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条理层次。此处与语境不符。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C )A.我们必须提高安全意识,以防止火灾、偷窃等不再发生。B.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举目瞩目的成就。D.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1”初步定价大约在6万元左右。导析:C A项,“防止”

4、与“不再”连用造成语义相反;B项,“能否”与“关键在于”两面对一面;D项,“大约”与“左右”重复,应删掉其中一个。5.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卧薪尝胆 守株待兔 精卫填海 锲而不舍 悬梁刺股 艰苦卓绝 直言不讳执着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执着的人物不朽——卧薪尝胆的勾践、悬梁刺股的孙敬、苏秦,闻鸡起舞的祖逖,面壁静修的达摩。执着是锲而不舍,是坚持不懈,是一支永无休止符的进行曲。6.(2016海南)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4分)(  )①

5、它主要承担“长征五号”火箭、“长征七号”火箭的发射任务。②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建设也给海南国际旅游岛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③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之一,位于海南省文昌市。④它的建成填补了我国低纬度发射的市场空白,为参与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竞争开拓了广阔的空间。A.③①④②B.①②④③C.③④①②D.①②③④导析:A 本段主要是讲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作用,首先是承担发射任务,其次是给海南岛旅游带来机遇,因此第②句要放在最后。第③句介绍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地位及位置,要放在第一句。7.在“漫游语文世界”

6、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以下资料,请按照提示完成(1)~(3)小题。(10分)(1)阿宁发现下面两家店铺橱窗上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公用电话  长途直播  新款手机 震憾上市(某公用电话亭)   应改为     (某手机专卖店)   应改为     答案:“播” “拨” “憾” “撼”。(2)学校以“唤起每一位学生的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主题征集爱护绿地的宣传广告语,下列应征的广告语中,与征集主题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 )A.一方有难,八方支援B.我的美丽来自你的呵护。C.手下留

7、情,足下留青。D.小草正在休息,请不要惊醒她。(3)太平洋保险公司打出了一条精彩的广告语:“平时一滴水,难时太平洋。”请你说说这句广告语好在何处。(5分)答案:广告语与公司名称巧妙结合;揭示了保险的作用;用了比喻、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二、阅读理解(55分)(一)阅读《河中石兽》,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

8、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