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巧辨析

词类活用巧辨析

ID:37291384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0

词类活用巧辨析_第1页
词类活用巧辨析_第2页
词类活用巧辨析_第3页
词类活用巧辨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词类活用巧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词类活用巧辨析孙怀伦在文言文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可以临时用作乙类词,并使之具有乙类词的语法特点,这就是词类活用。课本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有名词活用、动词活用和形容词活用。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如果不了解它就会影响我们对文言文句意的理解;它又是高考中文言文试题的重点考察对象,如果不了解它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考试成绩。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判断一个词是否活用了呢?我们认为,从语法角度入手,弄清词类活用现象比较容易。下面,我们就来举例说明。一、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语法功能是做主语、宾语和定语;它不能

2、作谓语,也就是说不能带宾语和补语,它也不受副词和能愿动词的修饰。如果名词一旦带了宾语或补语,或者它的前面有副词或能愿动词的修饰,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了。如: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②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烛之武退秦师》)③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例①中,“籍”本来是名词,义为“名册“,此处活用为动词,后面带了宾语“吏民”,可译为“登记名册”。例②中,两个“军”字本来都是名词,义为“军队”,此处活用为动词,它们的后面分别带了补语“函陵”和“氾南”(两

3、个“军”之后都省略了介词“于”),可译为“驻扎”。例③中,“病”本来是名词,此处活用为动词,其前面有副词“皆”的修饰限制,可译为“生病”。例④中,“水”本来是名词,此处活用为动词,其前面有能愿动词“能”的修饰,可译为“游水”“游泳”。2.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不能直接作状语来修饰动词,而在文言文中却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因此,当我们发现一个名词出现在动词之前,并且该名词不是该动词的动作行为发出者(即主语)时,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状语了。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②闻舟中夜弹琵琶声,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琵琶

4、行序》)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④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例①中,动词“事”的动作发出者是“吾”而不是“兄”,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兄”活用作动词“事”的状语,表示“吾”的态度,可译为“像兄长一样”。例②中,“弹”琵琶的是琵琶女,而不是“夜”,“夜”只是表示“弹”琵琶的时间,活用作动词“弹”的状语,可译为“夜里”。例③中,“鸣”者是“吴广”而不是“狐”,“狐”只表示比喻,活用作动词“鸣”的状语,可译为“像狐狸一样”。例④中,动词“运”这一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是愚公及其

5、家人,而不是“箕畚”,“箕畚”只表示使用运载的工具,活用作动词“运”的状语,可译为“用箕畚”。43.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不能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并且具有“使宾语怎么样”、“让宾语怎么样”的意思,那么,这个名词就是使动用法。如: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②舍相如广成传舍。(《廉颇蔺相如列传》)例①中,“肉”本来是名词,此处是使动用法,可译为“使(骨)长肉”。例②中,“舍”本来是名词,义为“住宿的地方”,此处是使动用法,可译为“让(相如)住宿”。4.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如果带了宾语,并且具有“以宾语怎么样”、“认为宾语怎么样”或

6、“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那么,这个名词就是意动用法。如: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从而师之。(《师说》)例①中,“先”和“后”本来都是名词,此处是意动用法,可分别译为“把(国家的危急存亡)放在前面”和“把(个人的仇怨)放在后头”。例②中,“师”本来是名词,此处是意动用法,可译为“把(他)当作老师”。5.名词的为动用法名词如果了带宾语,并且有“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那么,这个名词就是为动用法。可译为“为……”。如:①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②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7、(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例①中,“丧”本来是名词,义为“丧事”,此处是为动用法,可译为“为(死者)办丧事”。例②中,“序”本来是名词,义为“序言”,此处是为动用法,可译为“为(自己的诗集)写序言”。二、动词活用1.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的语法功能是作谓语,不能作主语和宾语。因此,当两个动词连用,如果前一个动词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那么,前一个动词就活用为名词而充当后一动词的主语;如果前一个动词支配后一动词,那么,后一动词就活用为名词而充当前一动词的宾语。如:①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②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

8、说》)例①中,“继”本来是动词,此处活用为名词,作后一动词“有”的主语,可译为“继承人”。例②中,“出”和“入”本来都是动词,此处都活用为名词,分别作动词“殚”和“竭”的宾语,可译为“出产的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