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哲学与科学间飘移

在哲学与科学间飘移

ID:37292078

大小:8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21

在哲学与科学间飘移_第1页
在哲学与科学间飘移_第2页
在哲学与科学间飘移_第3页
在哲学与科学间飘移_第4页
在哲学与科学间飘移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哲学与科学间飘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窗体顶端窗体底端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哲学类】【打印】【保存】美学:在哲学与科学之间漂移高建平【专题名称】美学【专题号】B7【复印期号】2010年04期【原文出处】《学术月刊》(沪)2010年1期第87~96页【英文标题】Aesthetics:DriftingbetweenPhilosophyandScience【作者简介】高建平,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高建平(1955—),男,江苏省扬州市人,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和文艺学研究。【内容提要】美学的哲学性和科学性,

2、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却有着诸多的科学因素。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学逐步与哲学分离,而深受科学思维的影响,心理学美学一时成为最有影响的美学潮流。但是,心理学方面研究的进展,并未能取代哲学美学,相反,此后美学的发展,却呈现出走出科学主义的倾向,并继续在哲学与科学之间徘徊。一个世纪以来,美学不断吸取最新科学研究的成果,但也不断突破科学的局限,以发展和完善自身。总的来说,要发展美学,就要坚持美学的人文立场,同时也不拒绝科学研究的成果。Ithasbeendisputedforalongperiodwith

3、respecttoaestheticsasadisciplinebelongingtophilosophyorscience.Aestheticscanbeseenasbranchofphilosophy,butitindeedkeepsmanyelementsofnaturalsciences.Fromtheendof19thcenturytothebeginningof20thcentury,aestheticswasdeeplyinfluencedbyscientificthinking,butthelaterdevelopmen

4、tofthedisciplineshowedatendencybeyondscientism.Bymeansofhistoricaldescription,theauthorintendsinthispapertodisplayitsdoublequalitiesbothasphilosophicandasscientific,andwithanideathat,weshouldmaintainahumanisticstandpoint,whileatthesametimenotrejecttherecentachievementofs

5、cientificstudies.【关键词】科学美学/哲学美学/人文立场scientificaesthetics/philosophicalaesthetics/humanisticstandpoint[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0)01-0087-10作为一个学科的“美学”,即鲍姆加登和康德意义上的“美学”形成以后,就成了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从那时起,一位哲学家如果试图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而其中缺少美学的话,就会有体系尚未完成之感。19世纪是一个美学大发展的世纪,特别是在德国,所

6、有的哲学家都要谈美学,而所有的美学家也都是哲学家。康德以他的三大批判完成了一个哲学上的大体系,也给所有哲学家带来建立大体系的诱惑。康德既树立了一个榜样,也成了一个超越的对象。在以后的一个世纪里,哲学家们都以建立体系作为哲学家资格的证明,而他们在哲学体系中都要给美学留一块位置。谢林如此,黑格尔如此,叔本华、尼采等许许多多的哲学家们都是如此。然而,19世纪同时也是一个科学大发展的世纪。科学的发展一方面对哲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又不断呈现出切断与哲学联系的倾向。哲学号称是一切科学之母,但这个科学之母所生出的儿女,在长大成人后就自立门户了。

7、也许可以说,近代社会中科学的一切发展,都呈现出一种与哲学相脱离的趋向。不仅如此,在19世纪,出现了一个相反的过程,即哲学反过来以科学为基础,将实证的科学所形成结论加以扩展、普遍化。但是,并非所有哲学都能与实证的科学达成妥协。于是,在哲学中又进一步形成分化,形成愿意与科学妥协的实证哲学和不愿与科学妥协,甚至将相信科学的现代人指责为科学原教旨主义者形形色色的现代或后现代哲学流派。科学与哲学的复杂关系,将美学夹在了中间。美学是走向哲学还是走向科学?这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一、美学中科学精神的起源英国美学家鲍桑葵在总结古希

8、腊美学时,提到三个原则,这就是“道德主义原则”、“形而上学原则”和“审美原则”。古希腊人根据“道德主义原则”来评判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在对人物形象处理时所体现的总的道德倾向。他们根据“形而上学原则”来评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