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近代被迫开放 日本与中国的差距在哪

都在近代被迫开放 日本与中国的差距在哪

ID:37295196

大小:487.3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1

都在近代被迫开放 日本与中国的差距在哪_第1页
都在近代被迫开放 日本与中国的差距在哪_第2页
都在近代被迫开放 日本与中国的差距在哪_第3页
都在近代被迫开放 日本与中国的差距在哪_第4页
都在近代被迫开放 日本与中国的差距在哪_第5页
资源描述:

《都在近代被迫开放 日本与中国的差距在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都在近代被迫开放日本与中国的差距在哪2017-03-20 腾讯财经 226评1840年,英国“东方远征军”为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悍然发动鸦片战争,凭借其“坚船利炮”撞开了中国闭锁的国门。13年后,美国海军准将柏利率领“黑船”驶入日本列岛“叩关”,打破了日本德川幕府奉行200余年的“锁国体制”。中日两国被动地放弃“闭关锁国”政策,加入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进程堪称“开国”时代。而两国摄取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进程在内容、深度、广度上都有很大不同。(图为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图片来源:新华社)(来自:腾讯财经)首先,两国“开国”方式不同。中国的开国是两次鸦片战争的结果

2、,具有很大的被动性,割地赔款,付出了惨重代价。而日本虽然也是被迫开国,但其统治阶级对外部世界有着清楚的认识,同时吸取了中国鸦片战争惨败的教训,采取了合乎时宜的策略,基本上避免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发生正面冲突,其开国具有一定主动性。(图为《南京条约》议约地静海寺。图片来源:东方IC)(来自:腾讯财经)其次,在中日两国开国进程中,都曾出现过激烈的“攘夷”运动,都表现为击杀外国人,焚烧外国使馆、商馆等事件。但两国攘夷的仍存很多不同。中国攘夷运动具有一定正义性,其局限性在于没有把反抗侵略与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先进文明结合起来,对中国开放进程产生了消极影响。最终导致了第二次

3、鸦片战争,中国门户洞开、京师沦陷、割地赔款,使中国蒙受了更惨重的损失。(图为紫禁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来自:腾讯财经)日本的攘夷运动不同于中国,主要表现在两点。其一,日本攘夷运动的主体并不排斥西方文明。连一贯主张攘夷的水户藩主齐昭也承认西方的科学技术,特别是武器的先进,甚至热心地准备采用。而中国鸦片战争后兴起的攘夷运动则是建立在华裔思想的基础上,排斥西方文明的产物。(图为水户市偕乐园。图片来源:新华社)(来自:腾讯财经)其二,日本的绝大多数攘夷主义者在攘夷运动碰壁后,迅速转向开国,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比如,萨摩藩在遭受英国炮击之后,不是宣布无休止的

4、报复,而是试图寻求英国人的友谊。他们看到了敌手的强大,并试图向敌人请教。他们与英国人建立了通商关系,并于次年设立了学校。(图为萨摩藩所在地鹿儿岛的温泉与火山。图片来源:新华社)(来自:腾讯财经)再次,在开国过程中,日本的封建统治集团内部涌现出一大批头脑较为敏锐,对世界形势有着较为清醒认识的革新派人物,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摄取西方先进文明和对外开放的措施,推进了日本的开国进程。而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封建统治阶级仍固守华夷观念,抗拒西方先进文明,扼杀社会肌体中微弱的开放意识,仍采取顽固保守的闭关主义。(图为德川幕府将军京都行辕。图片来源:新华社)(来自:腾讯财经)19世纪

5、中叶中日两国统治阶级和知识精英阶层面对西方文明挑战做出的回应之所以如此不同,除文化传统、政治体制、经济结构等因素外,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两国对西方世界的认识程度。幕府内部云集了一大批颇具西学知识的有识之士,才使得日本在开国的重大决策过程中,从政策运筹到实践操作,基本上没有发生战略性失误。(图为由德川幕府家庙和一些诸侯私邸改成的上野公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资料来源:《西风东渐——中日摄取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于桂芬著,商务印书馆2001年出版。//关注【浮世开卷】微信公众号(ID:qqkaijuan),回复“黑船”,了解美国“黑船”是怎样迫使日本开放的。

6、(来自:腾讯财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