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难点突破方法

重点难点突破方法

ID:37295284

大小:3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1

重点难点突破方法_第1页
重点难点突破方法_第2页
重点难点突破方法_第3页
重点难点突破方法_第4页
重点难点突破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点难点突破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历史教学中重难点突破方法例谈龙炳林兵法云:地有所不争,城有所不取。不争、不取,正是为了取得更大的胜利。教学亦然,教学中必须把握主次、轻重、详略、缓急,而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正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集十多年的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我简单概括出如下几种突出重点、破解难点的常用方法,以求教于各位同仁与方家。   一、历史假设法:   就历史科学本身来说,是不容许假设的,但从历史教学来说,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可以进行假设性的提问。例如《美国内战》中南北双方的经济制度矛盾、内战的爆发是课文的重点,同时又是难点,我在教学中曾这样假设:假如有

2、一个北方的资本家在美国的南方开了一家织布厂,这家工厂有没有发展的可能性呢?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后进行交流,有的说“他买不到原料,因为棉花控制在南方的奴隶主手中,他们要把棉花卖到欧洲去”,有的说“他织出来的布没人买,因为南方大量的奴隶买不起棉布”,还有的说“他找不到干活的自由劳动力工人,因为南方实行的是奴隶制”,这样,通过一个假设性的问题提出并展开讨论,学生对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及性质就理解得更加具体了,且印象加深。。   二、材料分析法:   有关中国共产党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问题,教师可出示相关材料:陕甘宁边区1941年11月召开第二届参议大会,

3、所选举的18名边区政府委员中有共产党员7人,当时,共产党员徐特同志立即声明退出,换上一名党外人士。在遵循了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要采取“三三制”这一原则,揭示出抗日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这一政权在团结人民、调动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阶级和阶层的积极性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   三、分设梯台法:   如何帮助学生认识近一百多年前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世界史中的国体与政体、议会和政府、国家政权的性质等问题本身就超过了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教师可将这一

4、大问题分解成几级台阶:(1)3月18日革命是哪两个阶级面对面的生死搏斗?(2)巴黎公社组织机构的成分怎样?(3)公社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4)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这样,学生一个一个问题嫩懂,认识一步一步加深,从而学得顺利,记得深刻。   四、列表对比法:   作比较是教师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浅显易懂、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助于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世界近代史上亚洲有过两次性质相同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然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中国的戊戌变

5、法却失败了。这一内容对学生来说显得难于接受。如果教师将两次改革的内部条件、社会背景、力量对比、政策实施、国际环境等方面内容列成表格加以对比的话,那么上述结果的出现也就极其自然了。这种对同一特征或性质相近的历史事件进行的对比,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从而能帮助学生找出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师如果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那么无疑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向知识的广度、深度发展。   五、直观图示法:   此法适用于理论性较强和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如:“奴隶制的确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内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产力

6、水平发展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依次展现如下的一组内容:(1)原始社会时人们制造的粗糙石器(2)我国商代的精美青铜器、陶器、玉器(3)殷墟平面图和古巴比伦城(4)大规模奴隶劳动的场面和生产中精密分工的场景。教师同时根据直观的画面进行讲解,在历史画面的不断再现中,学生深刻地理解了理论知识和较抽象的道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这种直观教学法也较符合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  六、揭示矛盾法:   世界近代史上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漫长斗争过程中,圣雄甘地曾倡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其中的“手纺车运动”这一内容可帮

7、助学生来认识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的插图提出问题“群众游行队伍推的是什么车模型?20世纪30年代的印度人民还在提倡手纺车运动是不是社会的倒退?从而在设置矛盾的情境中引发学生去思考,最终理解运动是保卫印度民族工业、抵制英货的爱国运动这一性质。   七、数字计算法: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却是个短命的王朝,在学习这一段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用数字计算的办法来说明问题:“打匈奴、筑长城,约征发了30万人;攻打越族、开发南方,约征用了50万人;筑阿房宫、骊山陵,约征用了70万人,这样就是约150万人了,而当时秦国总

8、人口大约2000万,如果男子占人口半数的话,那就是1000万人,再减去老的、少的、病的、残的,青壮年劳动力最多也就四、五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