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障碍的诊断与测评

阅读障碍的诊断与测评

ID:37295947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1

阅读障碍的诊断与测评_第1页
阅读障碍的诊断与测评_第2页
阅读障碍的诊断与测评_第3页
阅读障碍的诊断与测评_第4页
资源描述:

《阅读障碍的诊断与测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阅读障碍的诊断与测评一、阅读障碍的观察诊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却有越来越多的小孩在阅读方面存在障碍,拒统计,大约有5%的儿童有阅读障碍。这些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与常人无异,只是在阅读时才显露其不足。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其在阅读时的表现,从而初步确定他们是阅读障碍儿童。具体表现如下:1、认字与记字困难重重,刚学过的字就忘记;2、听写成绩很差;3、朗读时增字或减字;4、朗读时不按字阅读,而是随意按照自己的想法阅读;5、错别字连篇,写字经常多笔少画;6、阅读速度慢;7、

2、逐字阅读或以手指协助;8、说作文可以,但写作文过于简单,内容枯燥;9、经常搞混形近的字;10、经常搞混音近的字;11、学习拼音困难,经常把Q看成O;12、经常颠倒字的偏旁部首。如果一个小孩在阅读时出现上述表现中的4项以上,则要加以注意,最好进行专门的阅读障碍诊断测验。二、正式的阅读障碍诊断测验为了找出阅读障碍的学生在阅读中的困难,教师需借用一些测评工具对他们进行测评。由于阅读分为朗读和默读两种,相应地阅读诊断测验也可分为朗读诊断测验和默读诊断测验两类:1、朗读诊断测验

3、学校教师应重视朗读测验,这是由于朗读测验具有可分析性与诊断性功能。首先,朗读测验具有直接性特点。与测试内部心智技能的默读测验相比,朗读测验的直观性强,实施便利,它是语言中典型的直接测验。其次,朗读测验在测量较低的理解水平,如字面的理解上,有其独到之处,朗读测验可从学生朗读的流畅性、速度、是否有感情等方面测量。在美国,较为常用的诊断性朗读测验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测评:第一个诊断纬度是朗读习惯,他包括:(1)朗读时是否摇头晃脑;(2)朗读时是否读着读着不知读到何处;(3)朗读时是否情绪

4、紧张不安;(4)朗读时是否用手指指字读;(5)是否不喜欢或不关心读书;(6)读书时捧书是否太近或太远;(7)朗读时是否头部歪斜或书本歪斜。第二个诊断纬度是朗读的声音,它包括:(1)朗读时声音过高或过低;(2)朗读时音色单调;(3)能否清晰的发音。第三个诊断纬度是朗读错误,包括:(1)朗读时添加字词;(2)朗读时遗漏字词;(3)朗读时重复某些字词;(4)朗读时某些字词被另外的字词代替;(5)朗读时经常进行自我纠正。虽然我国尚无正式的

5、朗读测验,但依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朗读的要求,并参照国外诊断测验对于朗读指标的选取,我们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编制中国的朗读测验来测评中国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国内的学者曾从朗读的正确性、朗读的流利性、朗读时感情的表达三个纬度考察学生的朗读水平。2、默读诊断测验默读测验在阅读测验中处于核心地位,这是因为阅读的核心是获取意义,是理解阅读材料。与朗读测验相比,默读测验能很好的测出学生的理解水平。默读测验的编制建立在对默读能力理解的基础上。尽管对默读能力如何分类至今还没有定论,但人们倾向于认为,默

6、读能力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字面理解能力(2)解释性理解能力(3)评价性理解能力默读测验的种类繁多,按测验目的可分为两类:综合测验和分析测验。前者是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总体测量,其结果一般以单一成绩表示;而后者则将测量目标做细致分解,针对各个项目分别测试,因而能起到诊断作用。三、非正式的诊断测验在实际教学中,对阅读障碍学生的非正式的测查有时比正规的诊断测验更有用。在运用非正式的测验前,教师首先要准备好测查材料。可以根据各年级程度,从课本或书籍中选出一组文章,其中每个年级程度有两

7、篇文章,一篇用做朗读,一篇用做默读。这两篇文章难度要求一样,内容最好有直接关系,比如一本书的上下两个节章。低年级字数约为60-125,高年级约为100-200。在选材之后,教师应围绕文章内容设计5-7个理解测验题。这些题目既可以测验学生的字面理解力,也可以测验学生的解释性理解能力和评判性理解能力。读完一篇文章后让学生做有关的理解测验试题。教师通过记录学生在朗读中的错误并分析学生在理解测验上的成绩,即可判断出学生的阅读水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