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笔记

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笔记

ID:37297127

大小:104.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5-21

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笔记_第1页
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笔记_第2页
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笔记_第3页
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笔记_第4页
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博山区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笔记李莉2017年11月2017年11月13日星期一从班级授课制走向小组合作制蔡洪伟1、“小组”对应“班级”,“合作”对应“授课”。让在一起的孩子有一个团队文化,团队文化指的就是团队价值观,为共同的目标发出一个高效的行为。让德育和课堂以小组的节点组合在一起,不再是两张皮。2、教育真正需要的是教育情怀、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我们需要的是如何让教育思想真正的落地。我们现在的高档环境孩子喜欢吗?孩子真正喜欢的是一种良好的人文环境。孩子愿意回到学校,是因为孩子喜欢回到那个有意义的团队中去。老师爱上学生的条件是学生可爱,但一群呆若木鸡地坐在教室

2、里的孩子可爱吗?当孩子的可爱变成显性可爱,教育中的爱的逻辑起点是孩子可爱。怎样创造一个让孩子的可爱变成显性可爱的机制?作为孩子来讲,幸福就是快乐成为常态。让孩子的快乐成为常态。当欣赏孩子、喜欢孩子成为一种常态时,老师的幸福感就有了。3、教师腰间的小蜜蜂——尽责。“我太困了!”——感官疲倦。4、班级授课制的背景。情意品质就是情商。5、小组合作的课堂:初级阶段:我代表小组发表——我的发言完毕。语言优美,思路清晰,适时与学生进行问答。得到了同学们羡慕的目光,老师首肯的成就感。而下面的孩子呢?他会产生一种想要超越的感觉,就产生了学习动机。同类才会比较,如果台上的是老师

3、,就不会产生这种动机。也许孩子讲的没有老师好,但要看到领学所产生的其他效应。课堂教学中的几个片段分解成几个孩子,老师只做主持人。把孩子的心智打开,让孩子敢说话、敢思考、敢质疑。6、一个好的团队一定要有共同的价值观,要有团队之魂。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团队荣誉和团队,让团队的生命体鲜活起来。通过小组这个节点把课堂和德育结合起来,通过丰富的校本课程的开发,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成就,为小组做贡献——“我对团队有价值”,“团队对我有意义”。7、小组文化建设是我们的基础工程。为什么那么多人去学杜郎口却没有成功?只学了。。没学。。。我们其实借鉴的是农民种地的方法。8、毛泽东思想

4、——“魂”,有思想武装的团队,有信仰武装的团队9、小组组建:人数要合理。坐法合理:紧密围坐型。设置科学:人人都要有角色,角色背后是职责。打造一个和谐的“小社会”。老师设置合理的程序,给他明确的标准。管理的主体是孩子,主责是老师。老师要设计让孩子怎么管。10、显性文化:组名、组歌生成隐形价值观的手段。11、体系:教育是一个慢的艺术。经常在一起,为经常的目标发出经常的行为。案例:团队协作力活动,与知识无关,与文化有关。一周组织一次,让孩子自己设计,小组轮流承包。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会给你一个惊喜。孩子:1、多少时间完成,2、充满正能量3、完成后提供分数。老师:由观

5、看变成了欣赏,有欣赏变成了欣喜。小组承包:班级陋习任务单(哪些不好的行为?有什么害处?提三点建议)班团活动课,给孩子一周一次的精神食粮,不断激发孩子的正能量——体验式德育课。培训体系:组长例会组员例会(碎片化时间)老师的眼里只有对错是不行的,只有学科目标是不行的,一定要有育人目标。格局!!!!评价体系(牛鼻子)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出现了。它不仅仅是一个分数体系,而是一个管理体系。是一个价值引领(你的小组要成为优秀小组,必须帮助弱的小组做一到两件事情)我们的小组合作落实不到位,主要就是因为我们把它单纯变成了一个分数体系。多元课程体系的真正价值: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成

6、功,都愿意回到为自己提供成功机会的学校环境。评价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这是价值观的建构。评价是管理,管理就到哪,流程就到哪。小组文化建设其实就是土壤建设,让孩子在一起,就是要同学习、同实践、同活动、同竞争、同评价,经常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感情共同体、价值共同体、行为共同体。自主教育体系自主管理体系有形有魂的组织形成强有力的管理系统满足个体归属感的需要为合作学习提供土壤小组文化:团队和个体之间互为有意义,这就是一个有意义的环境,在那个地方,孩子才会有安全感、意义感。班级文化的构建:1、2、构建班组显性文化:由班级文化(班名班徽班歌)到小组文化(组名组徽组歌)到班级环境

7、文化布置,都用任务单的形式完成,最后要有动机激发——文化展示(说着说着就自然接受了,就形成了价值观)3、构建班组评价体系(半周)其实学校已经提前完成,但是不直接给孩子,让孩子讨论、生成,这个过程就是孩子的成长过程。4、强化班组文化(1周)由外到内5、首次周期主题活动(4周)家长观摩(学校要向家长解读)、小组文化展示、小组朗诵、班队活动(小组承包)先学后演展6、首次大型表彰(1周)班级表彰、学校表彰首次——第二次——三阶段(不断充实、形成体系)永远在路上。主体化、系列化、课程化。合作力、领袖力、表达力班组文化构建的几个配套:1、德育导师2、家校共建。3、生训工程

8、。好的教育措施就是让好的教育事件发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