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说数》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上)《说数》教学设计

ID:37299235

大小:10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1

高二语文(上)《说数》教学设计_第1页
高二语文(上)《说数》教学设计_第2页
高二语文(上)《说数》教学设计_第3页
高二语文(上)《说数》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上)《说数》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www.ks5u.com《说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1、本单元是说明文的单元,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需向学生介绍说明文的基本说明方法,并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课文中遇到的问题。2、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笔者设计教学时尤其注重其中的讨论环节,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让其最终达到学习目标,另一方面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得到启发,让学生在讨论中能使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3、因教学时间有限,不能对各个知识点都面面俱到,因此笔者将教学重点集中在解说说明方法及理解课文语言特色方面。4、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

2、导与调控,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设计了“数字成语比赛”这一教学环节,目的是深化教学内容,让枯燥的数字活起来,与中国文化结合在一起。5、幻灯片应设计多点内容,上课时按教学中学生接受的实际情况而做出取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本单元是说明文的单元,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需向学生介绍说明文的基本说明方法,并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课文中遇到的问题。 2、理解科学小品的基本说明方法及表现手法,学习课文把抽象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1.把握科学小品的准确性、生动性特征2.运用多种方法把抽象的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数字美、数学美,体会科

3、学艺术的共通性【教学重点】 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了解数的发展,领会一种科学的精神。 【教学难点 】探究科学家笔下的数何以有如此魅力。 【教学方法 】问答式、讨论式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下面是则真实故事,乾隆五十年举行“千叟宴”,有3900多位老人参加,其中最老的一位多大年纪?芽有副数学对联请你运算,“花甲重逢,还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60年为一“花甲”,杜甫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上联可列算式为:60×2+3×7=141;下联列式为:70×2+1=141。这位老寿星竟有141岁?——谁说数学枯燥无味?数字天地充满了诗情画意,有待我们去发掘。2、作者

4、简介 -4-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沈致远,江苏溧阳人, 1929 年 11 月出生。 1948 年 5 月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 1949 年在溧阳参加工作, 1956 年考入浙江大学, 1959 年被选拔提前毕业,留校任教。 1980 年由中国科学院派赴美国,在纽约理工大学做访问科学家。 1983 年起在美国许多著名的大工业公司任高级工程师及研究科学家等职务,从事微波电子学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 1990 年受聘于杜邦公司中心研究院,先后担任研究员、院士等职务,现任资深院士,负责高温超导体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沈致远

5、在国际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四十多篇学术论文。主要专业著作有: 《微波技术》 (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79 年出版 ) ,被国内高等学校有关科系长期用作教材; 《高温超导微波电路》 (1993 年在美国出版 ) ,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及中国清华大学等校选作博士研究生教材。在微波技术、微波应用及高温超导应用等领域中有多项发明,现拥有多项美国专利。 近年来沈致远致力于提倡科学文艺。 1998 年应邀在《文汇报》副刊《笔会》上开辟《天趣园》专栏,发表科学散文及随笔,题材涉及数学、物理、生物、环保、天文、信息。电脑、网络、经济等方面。这些文章结集为《科学是美丽的——科学艺术与人文思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

6、于 2002 年出版,佳评如潮,对科学散文创作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 播放幻灯片,显示生字词及课后练习,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1)      字词:孜孜( )以求、拭(  )目以待、衍( )生、契(  )机、一粲(  )、言简意赅(      )(2)、课后练习题一。2、 提问字词及课后练习。三、品味课文。(一)、认知与领悟 1、步骤一:分两大组,快速阅读原文,搜寻有效信息。四人小组讨论。 问题:⑴文中介绍了哪些数?按其出现的先后一一指出,然后按照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用大括号的形式标示出来。 ⑵画出由虚实两根数轴组成的复平面,并口头作出说明。 步骤二:各选一位同

7、学分别在黑板上写出答案。  ⑴(思路图略) (引导学生说明:数由自然数开始,然后为了解决小数减大数的困难和计数的需要,引进了负数和零,继而又有了分数,有了无理数,这以后又创造了虚数,出现了复数……) ⑵(复平面图略) (引导学生说明:这个复平面上的水平直线是实数轴,负数正数分列左右,零居中央;与之相垂直的是虚数轴,它上面的点则是虚数;而复平面上的其余任何的点则为复数。) 2、从上面的思路图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