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的个人思考

高考改革的个人思考

ID:37299550

大小:14.5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1

高考改革的个人思考_第1页
高考改革的个人思考_第2页
高考改革的个人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改革的个人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改革的个人思考2018年对中国教育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用行政推力消除大班额,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基;这一年,教育部连下数道禁令规范办学行为,为净化教育环境鸣锣开道;这一年高中的教材将发生巨变,核心素养将取代三维目标。无论是理念还是操作层面都有很大的启发,引发了我们对新高考的一系列思考。对新高考改革的认识从1997年恢复高考以来历经40年,这40年高考改革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和以往历次改革相比,这一轮新高考综合改革回事更全面、更系统、跟深刻的一次变革。新高考改革是国家战略,是党中央深化改革的决策之一,是习近平教育思想的具体举措,党中央对新高考改革的决心和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2、。我国当前正处于由教育大国、人力资源大国向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过程中,新的时代格局、新的人才观对考试招生制度和人才选拔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考改革就是要倒逼我国基础教育对育人模式、评价方式进行变革。新高考改革给高中教育带来理性思考新高考综合改革不仅仅是一次高考模式的改动,而是对基础教育的彻底改革,是一场对基础教育的革命。解放思想、重构对基础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是每一个相关联个体和群体要有的充分准备。学校:主动作为,积极谋划高中学校是高考改革的主体,既面临严峻的挑战,也迎来难得的机遇。要抓住机遇,转变育人模式,改变千校一面的局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校要积极创新教育模式,改进评价标准,促进

3、学生可持续发展。要丰富学习内容、增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教会学生学会选择。初中、小学的教育都需要积极探索转变教育模式和评价标准,以高考改革撬动基础教育的整体联动。为此,各级学校必须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评估教学资源,从重构课程体系及教学管理体系的高度来适应新高考。教师:转变观念,提升职业素养新高考综合改革对高中教师职业将产生重要的变革和挑战。教师角色由原来的“买方市场”进入“卖方市场”。以往的教师是学科本位,教什么,教哪个年级、班级,学校有统一安排。新高考后,那就是学生可以选老师。教师从学科教师到育人教师;从学科知识到学科素养;从重教学到重管理。教师由单纯的进行学科教学之外还要进

4、行实践教学、社团教学、拓展教学。传统的单一的授课本领将受到严重的冲击。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之外,要更多的开设校本课程,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具有承担多种课程开设的能力。所以加强学习转变教育理念将是新高考改革之前教师所要做的主要工作。学生:学会选择,全面个性化发展新高考的改革,一方面学生的课程学习从“标配”时代带入“自选”时代,学会选课就要及早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所以“生涯规划”将成为学校的重要课程;另一方面,新高考通过“两依据、一参考”将高中生的个性成长纳入评价范围,改变传统高考“只关注学生的笔试成绩,不关注学生的品德、心理、价值观、个性特长、学习潜能、综合实践能力”的问题,逐步增加综合素质测试成

5、绩在录取中的所占的比例将是今后高校录取的趋势。因此,学生要学会选择、学会规划、重视自身的全面成长过程。学校服务学生更要要提前认真论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生涯规划课课程。应建立专门的学生生涯指导机构,学校、教师对学生的选课,将来升学的专业选择,如何科学地认识自我,都需要给予全面的指导,帮助学生们早励志、早成才。家长:做好引领,呵护孩子成长学校与家长:沟通、联动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联动是高考改革成功的必要保证,家庭和社会要共同关心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格成长。新高考把高考学科的选择权赋予学生,但学生并不完全具备选择高考科目的能力,更不一定明晰后续与高考学科相关的专业选择,需要家长们对学生选择过程和

6、学习过程的参与。此外,减轻学业负担关键是学生面对学业负担的主动与被动的态度,要补上“自主选择的权利与自主发展的责任相统一”这一课。家长要切实履行孩子成长监护人职责,改变成长观,帮助孩子做好成长规划,做好孩子成长引领。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进什么样的大学,还需要关注选什么样的专业,要引领孩子把自己的爱好、特长转变为高考志愿和未来的职业专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