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覆盖件模具调试经验

汽车覆盖件模具调试经验

ID:37301037

大小:316.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1

汽车覆盖件模具调试经验_第1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调试经验_第2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调试经验_第3页
汽车覆盖件模具调试经验_第4页
资源描述:

《汽车覆盖件模具调试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覆盖件模具调试操作要领一、明确目的:1、发现模具设计及制造中存在的问题,对模具进行改进和修整,制出合格的制品来;2、通过试模和调整,初步提供产品的成型条件及技术规程;3、确定前一道工序的毛坯准备尺寸;4、验证模具质量及精度,并作为交付生产的依据。二、试模与调整的具体内容1、调试前的准备工作1.1认真研读技术文件调试人员在进行模具调试之前要认真研读冲压工艺文件和冲模设计图样,不仅要了解该工序的作业内容,明确该冲压件在该工序中的质量要求,模具的结构特点,作业顺序及该工序对后工序的影响等。1.2毛坯准备根据工艺文件要求的板材型号、形状、尺寸准备好坯料或上工序的制件。1.3设备的准备调试前,要按照

2、模具安装要求调整好压力机状态,备好顶杆,并进行数次空行程运行,确认设备处于良好状态。2、冲模调试2.1空行程调试将模具正确地安装在压力机上,将模具型面、导向面擦拭干净,导向面加润滑油,进行空行程调试,并调节压力,顶出缸行程等,确认模具状态良好后方可进行试压。2.1带料调试将坯料或上一序的工序件正确放入模具中,根据模具的工作内容进行试压。2.3调整模具检查成品质量,并分析其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对模具进行修整后,试制出符合要求的成品件。并排除影响生产,安全,质量和操作的各种不利因素。3、对模具调试标案模具调试完毕后,要对调模记录进行归纳,综合,形成技术文件,并随同模具技术资料一同存档保存,同时

3、要把有关问题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以利于大批量稳定生产;反馈给有关技术部门和模具制造部门作为参考资料。4、调整后对成品模具的要求4.1能顺利地安装在指定压力机上;4.2能稳定地制出合格产品;4.3能安全地进行操作使用。三、模具调试方法及调试要点1、拉延模的调试;1.1准备工作做完后,将模具正确安装在机床上;1.2进行空行程调试上模随上滑环徐徐降下,确认与下模是否干涉,并合入下死点。1.3毛坯投入模具并确定位置;1.4上模落下至凹模和压边圈将毛坯压住绷紧至压料筋成型为止,上滑块升起。1.1.4分析压料面折线处起皱的状态如何,压料筋间隙是否合适。1.5调试拉延深度到正常拉延深度1/2处,确认开裂和

4、起皱的发生状态。1.5.1凸模尺寸和凹模尺寸是否过小。1.5.2压料面压料松紧是否均匀。1.5.3材料流动状态如何。1.6调整压料面压力后到拉延下死点前20mm处再分析1.7分析以后的状态徐徐分几次调到下死点前3~5mm。1.7.1在下死点前3~5mm时确认是否叠料,如出现叠料则终止调试,采取对策。1.8调试到拉延下死点拉延件起皱开裂的发生状态;1.9拉延模调试常见缺陷和解决办法。拉深件缺陷产生原因解决办法1、压边力太大1、减小外滑块的压力2、凹模口或拉深筋槽的圆角半径太小2、加大有关的圆角半径3、拉深筋布置不当或间隙太小;3、调整拉深筋的数量、位置和间隙4、压料面的粗糙度不够4、降低表面

5、粗糙5、凹模与凸模间的间隙过小5、调整间隙破裂6、润滑不足6、改善润滑条件7、毛坯放偏7、使毛坯正确定位,必要时加预弯工序8、毛坯尺寸太大8、减小毛坯尺寸9、毛坯质量(厚度公差、表面质量、材料级9、更换材料别等)不符合要求10、局部形状变形条件恶劣10、加工艺切口或工艺孔,或改变拉深筋的局部形状1、压边力不够1、调节外滑块调整螺母,加大压边力2、压料面“里松外紧”2、修磨压料面,消除“里松外紧”现象3、凹模口圆角半径太大3、减小圆角半径4、拉深筋太少或布置不当4、增加拉深筋或改变其位置5、润滑油太多或涂刷次数太频,或涂刷位置5、适当减少润滑油,并注意操作皱纹不当6、毛坯尺寸太小6、加大毛坯

6、尺寸7、试冲毛坯过软7、更换试冲材料8、毛坯定位不稳定8、改善定位,必要时加预弯工序9、压料面形状不当9、修改压料面形状10、冲压方向不当10、改变冲压方向,重新设计冲模1、压边力不够1、加大压边力修边后形状和尺2、拉深筋太少或布置不当2、增加拉深筋或改善其分布寸不准确3、材料塑性变形不够3、对于浅拉深件采用拉深槛4、材料选择不当4、更换材料5、产品的工艺性差5、产品增加加强筋1、压边力不够1、加大压边力有“鼓模“现象2、拉深筋太少或布置不当2、增加拉深筋或改善其分布3、毛坯扭曲,拉深时受力不均3、拉深前将毛坯放在多辊滚压机上进行滚压装饰棱线不清,1、凸模向下行程不够1、调节凸模深度,或换

7、大吨位压力机压双印2、凸模与凹模不同心,间隙不均匀2、保证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均匀3、毛坯与凸模有相对运动3、调整各个部位的进料阻力,或改变冲压方向1、压料面的粗糙度不够1、降低粗糙度2、凹模圆角的粗糙度不够2、降低粗糙度3、镶块的接缝间隙太大3、消除镶块间的缝隙4、毛坯表面有划伤4、更换材料5、凸模或凹模没有出气孔5、加出气孔表面有痕迹和划6、凹模内有杂物6、保持模内清洁痕7、润滑不足或润滑剂质量差7、改善润滑条件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