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综述”的几个问题

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综述”的几个问题

ID:37303198

大小:847.1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1

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综述”的几个问题_第1页
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综述”的几个问题_第2页
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综述”的几个问题_第3页
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综述”的几个问题_第4页
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综述”的几个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综述”的几个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综述”的几个问题李文海(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主要矛盾;历史任务[中图分类号]G641;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28(2008)08-0034-08作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上编“综述”一共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代史纲要”还是一门新的课程。怎样提高讲授质量“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二是“西方列强入和教学水平,使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和终身受益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

2、性质”,三是的优秀课程,需要认真探索,精心钻研,积累经验,“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第一是讲历加强交流。这里,我仅对这门课程的上编“综述”史转折,第二是讲社会性质,第三是讲历史任务。部分谈几点意见。现在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分别对这三个方面作一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涉及的是从鸦说明,谈一点体会。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个历史时段。这是中国历史上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时期:从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古代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在为什么开宗明义要讲这个问题?道理很简单,这

3、个转折过程中,我们国家遭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就是要把中国近代社会放到纵向的和横向的历史主义的双重压迫,政治黑暗,经济凋敝,社会动荡,联系中来认识、来观察。纵向的就是近代社会同古民族危殆。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进行了前赴后代社会的历史联系,就像毛泽东所说的:“今天的继、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与此同时,新的经济因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2](P534)素和社会力量也在旧基地上逐步诞生和成长起来。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不了矛盾错综复杂,变化急剧深刻,斗争尖锐激烈。无解我国封建社会的

4、基本特点,不了解中国封建社会比生动的历史内容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所由盛到衰的历史进程,就无法了解为什么从鸦片战以,江泽民强调,学习、了解包括这段历史在内的争开始,会发生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化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在五个方面都“极为重要”:“了解转折。而且,封建社会不论经济、政治、社会、文我们国家悠久的文明发展史和历尽沧桑、饱经忧患化的种种优点和缺点、精华和糟粕、成就和问题,的辛酸史,了解我们的先辈为国家的独立富强而进无不十分强烈地影响着近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了解我们民族、我们党的

5、优所以不了解封建社会,也就很难深刻地、透彻地了良传统,对于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极解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横向的就是中国同世为重要;对于坚定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信念,极为界的历史联系,因为正如胡锦涛所说,学习和研究重要;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极为重要;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3]对于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极为重要;对于坚的世界眼光。”如果不了解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环[1](P94)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也极为重要。”境,不了解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不懂得殖民342

6、008年第8期(总第116期)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主义的本质和根源,不进行中国同主要资本主义国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中华民族在五千家在综合国力等方面的历史对比,同样无法了解为多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什么从鸦片战争开始,会发生中国由古代社会向近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代社会转化的历史转折。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4](P231)关于这个问题,我以为主要应该掌握、讲透以贡献。”其次,它在现实生活中,只能起着涣下三个重点:散斗志、搅

7、乱人心、散布悲观失望情绪、动摇和打第一,要讲清楚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尤击民族自信心的消极作用。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其要充分肯定光辉灿烂的古代中华文明。如果丧失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没有自己的精关于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包括经济形态、政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治制度、社会结构、文化思想体系等,《中国近现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代史纲要》教材中已经都谈到了。那么,为什么要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强调充分肯定灿烂的古代中华文明呢?因为在上实力、科技

8、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个世纪的80年代,曾经泛滥过一阵民族虚无主义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思潮,这个思潮竭力诋毁和丑化我们的民族,全盘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观否定我们的传统文化,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当点,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变物质,精神的力量时,有一个名叫《河殇》的电视政论片,就是这种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民族虚无主义的代表。它宣传“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