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行诀-汤液经法图例解

辅行诀-汤液经法图例解

ID:37303561

大小:1.70 M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1

辅行诀-汤液经法图例解_第1页
辅行诀-汤液经法图例解_第2页
辅行诀-汤液经法图例解_第3页
资源描述:

《辅行诀-汤液经法图例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11VOL.22NO.2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第22卷第2期辅行诀汤液经法图例解梁永林,刘稼(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通过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下简称辅行诀)的五脏大小补泻方对辅行诀汤液经法图中体味泻、用味补、体用合化味、不合化味的以味成方法则,及阳进为补、阴退为泻理论进行让辅行诀自己诠解自己的系统研究,认为深入研究以味成方法则,对于真正正确理解和解释经方组方之原义,对于我们研究伤寒杂病论,研究方剂学的源流和发展,对于方剂学理论在新的高度上更进一步发

2、展与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关键词:辅行诀;汤液经法图;体味;用味DOI标识:do:i10.3969/.jissn.10080805.2011.02.089中图分类号:R28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805(2011)0204550219世纪末,沉睡在敦煌千年之久的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小补脾汤:人参、炙甘草、干姜、白术。补脾气以甘补之,用人(下简称辅行诀)由藏经洞破封而出。敦煌遗书辅行诀不参、炙甘草味甘以补之;泻脾体以辛泻之,用干姜味辛以泻之。仅保留了数十首隋唐以前的方剂,尤其是以药物之味的五行属性小泻脾汤:附子、生姜、甘草。泻脾体以辛泻

3、之,用附子、生姜进行方剂配伍的方法更是已经失传千年。而此文的辅行诀味辛以泻之;补脾气以甘补之,用甘草味甘以补之。汤液经法图蕴含了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组方的核心配伍规律,1.4肺德在收,以酸补之,咸泻之(肺属金,酸收为用为补,咸耎惜辅行诀汤液经法图未作诠释,今不揣浅陋,笔者将研究心为体为泻)。得作一陈述。小补肺汤:麦冬、五味子、旋覆花、细辛。补肺气以酸补之,用1五行每一行列两味以名体用补泻麦冬、五味子味酸以补之;泻肺体以咸泻之,用旋覆花味咸以泻体用为中国古代哲学用语,在这里表示由五行衍生的阴之。阳,体有质体之义,即体位之实质也,逆其性为泻;用有作用小泻肺汤:葶苈子、大

4、黄、枳实。泻肺体以咸泻之,用葶苈子、之义,即本位之气势也,顺其性为补;此处补与泻是立足于大黄味咸以泻之;补肺气以酸补之,用枳实味酸以补之。本脏的生理特性基础上,以肝为例,肝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散之1.5肾德在坚,以苦补之,甘泻之(肾属水,苦坚为用为补,甘缓则条达,辛者能散,故食辛以散之,故辛为肝之用味,遂其性则补;为体为泻)。散与收反义,能收之味为酸,故以酸为肝之体味,反其性则泻。需小补肾汤:竹叶、熟地、泽泻、炙草。补肾气以苦补之,用竹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补、泻不是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之义。叶、熟地味苦以补之;泻肾体以甘泻之,用炙草味甘以泻之。[1]李中梓苦欲补泻论指出:

5、夫五脏之苦欲补泻乃用药第一义小泻肾汤:茯苓、甘草、黄芩。泻肾体以甘泻之,用茯苓、甘草也,不明乎此不足以言医。夫五藏者,违其性则苦,遂其性则味甘以泻之;补肾气以苦补之,用黄芩味苦以补之。欲。本藏所恶,即名为泻;本藏所喜,即名为补。从图1见,内圈可见对五脏补泻法则的建立是以体用味为基础的,为后面以从木开始,顺时针依次列有酸辛、苦咸、辛甘、咸酸、甘苦。其意表味成方法则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示每一行都有体味、用味的,木行体味酸、用味辛;火行体味苦、用2五行每一行体用味合化,化味为其所胜之味味咸;土行体味辛、用味甘;金行体味咸、用味酸;水行体味甘、用化是指体用味交互过程中,体用合而为一,形成新

6、的质味苦。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辅行诀的记载及运用取象比体化味,即体味、用味两味化合所产生的功能。用来说明本类的方法,我们在这里将五味的五行归属依次为辛属木,咸属火,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是由体用味交互产生的结果。从图1见,[2]甘属土,酸属金,苦属水。最外层从木开始,顺时针依次列有化甘、化酸、化苦、化辛、化咸。见辅行诀的五脏补泻法则:其意表示辛酸化甘;咸苦化酸;辛甘化苦;咸酸化辛;苦甘化咸。1.1肝德在散,以辛补之,酸泻之(肝属木,辛散为用为补,酸收见辅行诀的五脏化味法则:为体为泻)。2.1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小补肝汤:桂枝、干姜、五味子、薯蓣。补肝气以辛补之,用桂肝体

7、味为酸、用味为辛,辛散与酸收相互协调而出现缓的枝、干姜味辛以补之;泻肝体以酸泻之,用五味子味酸以泻之。功能,甘者能缓,故辛酸合化为甘。缓与急相成,正合肝苦急,急小泻肝汤:芍药、枳实、生姜。泻肝体以酸泻之,用芍药、枳实食甘以缓之之意。方见1.1项。味酸以泻之;补肝气以辛补之,用生姜味辛以补之。2.2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1.2心德在耎,以咸补之,苦泻之(心属火,咸耎为用为补,苦心体味为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