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动机】

【解读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动机】

ID:37307259

大小:4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1

【解读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动机】_第1页
【解读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动机】_第2页
【解读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动机】_第3页
【解读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动机】_第4页
【解读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动机】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读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动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解读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动机】导读:很多的“叛逆”,都是源于一种对束缚的抵抗,如果你强迫孩子听话,命令他服从你的指挥,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甚至还痛下毒手、又打又骂,那么,孩子只会在“压迫”下“反抗”!你敢打他骂他,他必然以牙还牙,也打你骂你,“不听话”的状况只会愈演愈烈!其实我最想强调的,不是暴力问题,而是心态问题。也就是说,即便你不出手、不打、不骂,你有没有在心理上认为,孩子就应该服从你呢?你有没有认为,你是大人你就有权利命令和强制孩子听话呢?你有没有认为,只要孩子一不听话,就是叛逆、就是和你对着干呢?爸爸、妈妈也是“人”,偶尔控制不

2、住情绪,言行过激,是可以理解的。并不是说父母不允许犯错,只要父母善于反思,不断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就能进步。悲哀的是,仍然有很多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滥用家长的权威“仗势欺人”,并不认为自己有错,反而一个劲儿地抱怨孩子“不听话”!教育孩子,不能只盯着孩子的问题,不能只是发愁只是发怒,更要冷静地思考背后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办法。有一句话我常说,育儿跟处理生活中其他问题一模一样。一、什么是“叛逆”?“叛逆期”有哪些表现?给“叛逆”打上引号,是因为我非常不喜欢用这个词形容孩子。一说叛逆,我怎么就联想到电视剧里那些大逆不道、忤逆反叛的事儿

3、?小小的孩子到底犯了什么错惹了什么祸,要背上“叛逆”的罪名?无非是他“不听话”,他的言行没有遵从大人的安排罢了。心理学上认为,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有两个“叛逆期”:第一个阶段是3岁左右,第二个阶段是青春期。相信以下的场景,是妈妈们都遇到过而且非常头疼的——唱反调,你指东,孩子偏偏朝西;你越是不让干的事,孩子偏要干;孩子突然什么都要自己做,不允许你帮忙,谁帮跟谁急;孩子不爱搭理人,不听劝不讲理,就认为他自己是对的;……绝大多数时候,孩子并非存心找茬,并非故意捣乱,他的“叛逆”往往源于一些发自内心的动机,就看我们家长有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去了解。

4、二、实例分析:解读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动机1、独立宣言,我长大啦!我要自己做决定!外出游玩之前,我们在家换衣服,整装待发。因为急着赶车,我匆忙给笑笑拿出一件衬衫,往他脖子上套。谁知笑笑忽然大哭起来:“我不要~我不要~”家人以为孩子故意耍赖:“怎么回事啊你?越赶时间越磨蹭?快穿上!”然而事与愿违,你越催,孩子越是抗拒,还一生气把衣服扔掉了。妈妈:“笑笑,告诉妈妈,你为什么哭?你想怎么样?”笑笑:“呜呜呜呜,我我我不要穿这件!”妈妈领着笑笑来到衣柜前:“那你自己说,你想穿哪件呢?”笑笑翻来翻去,随便拿出另外一件:“我要穿这个!”行,由孩子自己

5、决定!笑笑很快就破涕为笑。孩子是故意磨蹭、故意反抗、故意拒绝吗?倾听孩子的心声:他只是不想服从大人的安排,他想自己做决定!【解读】叛逆的感觉真好,是一种“长大了”的兴奋,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不必再听从父母发号施令、指手划脚,不必再永远跟在大人身后,孩子因为可以自己做决定而得到充分的心理满足。这不是“执拗”,这是不是“任性”,而是孩子的独立宣言。2、谁说我是小屁孩?你们大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哼,不信你们瞧瞧!笑笑看见大人做饭之前切菜,觉得很有意思,也想玩菜刀。但是大人会说:“小孩子怎么能玩刀啊?会切到手的!千万不能动啊!”然而适得其反,

6、你越是说不能动,孩子越想去动,哼,瞧不起小孩?有一天笑笑居然趁人不备,偷偷溜进厨房,幸好被逮了个正着。阻止,有用吗?劝说,有用吗?妈妈拿起刀:“笑笑你看啊,这个刀太尖了,一不小心就会割到手,太危险了,对不对?不如我给你另外一个刀,你来玩,好不好?”笑笑的注意力被转移了,很好奇:“哈哈,什么刀?”妈妈拿出一把生日蛋糕里搭配的切蛋糕的塑料小刀:“你看!”笑笑乐了:“切蛋糕?”再拿出一些西红柿:“来,今天这些菜都归你切了!”笑笑哇地一下张大嘴,很兴奋:“啊?都归我切了?”妈妈:“是啊,一会我们要用你切的西红柿做汤哦!”笑笑点点头:“行!”然后很认

7、真地开始干活。切好后,再拿出一些豆芽:“笑笑,你能帮我们摘豆芽吗?”笑笑信心十足:“能,没问题!”孩子是故意跟大人唱反调、故意对着干吗?倾听孩子的心声:他只是想证明,你们大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解读】有很多事情,大人出于保护,不允许孩子去做,但是孩子并不理解大人的好心,并不接受这样的“保护”,当你说“不”的时候,只会增加他非要去做不可的欲望。排斥、抵抗、反方向的行为,能带来一种“成就感”,意味着他也能做大人的事,并且希望得到肯定。所以大人不妨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证明他的能力。3、我忙着呢,我玩的可开心呢,讨厌,别打扰我!要吃饭了,笑笑还在

8、聚精会神地搭积木。妈妈喊到:“笑笑,洗手吃饭喽!”笑笑反感地摇摇头:“嗯~我还在搭积木呢!”妈妈继续嚷嚷:“现在应该吃饭了,等会再玩!”然而无济于事,你越是命令他,他越是坚持。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