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试题(上册)

八年级历史试题(上册)

ID:37308397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1

八年级历史试题(上册)_第1页
八年级历史试题(上册)_第2页
八年级历史试题(上册)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试题(上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级历史试题(1~16课)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18分)1、鸦片战争前,英国输入中国的物品为呢绒、布匹,但很难卖出去。而英国要从中国购买大量茶叶、生丝等,结果许多白银流入中国。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认识中能揭示出本质的是A、中国茶、生丝等物品质量上乘,为西方所喜欢  B、英国商品工业技术含量较高C、中国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很少需要外来商品   D、中国人不需要呢绒、布匹2、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B、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关况被打破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D、中国国内

2、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3、一名英国人1841年底来到中国,他可能A、在上海开办一家商行        B、在香港岛上建造一套别墅C、跟随英国军舰到武汉采购货物D、与清政府协商从中国进口一批货物的关税4、太平军在浙江慈溪击毙的洋枪队头目是A、戈登   B、华尔  C、义律    D、西摩尔5、1884年,清政府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在新疆设立了A、伊犁将军   B、乌里雅苏台   C、新疆行省   D、西域都护府6、你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当时的国力虚弱,远远落后于日本      B、清政府腐败无能,一味妥协退让C、清朝的军

3、人消极避战,战斗力低下          D、清朝的军事装备落后7、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下列条约中,赔款最多的是A、《辛丑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8、洋务派兴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A、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D、维护清朝统治9、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A、“公车上书”                            B、强学会成立     C、康有为奉诏全面筹划变法事宜             D、《中外纪闻》的出版10、

4、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的介绍,不符合史实的是A、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非常认同西方的民主、自由等思想观念   C、袁世凯为实现独栽和专制,企图用封建思想禁锢人民,与新思想发生激烈冲突      D、袁世凯北洋政府为建设与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文化而发动知识阶层进行改革。11、与**“一大”相比较,**“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政策      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1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标志是A、北伐战争的结束 

5、  B、南昌起义   C、“马日事变”      D、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革命13、毛泽东点燃星星之火,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A、广东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延安革命根据地14、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A、吴起镇会师           B、红一和红四方面军会师     C、红二和红四方面军会师 D、三大主力红军会师15、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A、支持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B、声援西安学生运动C、响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D、逼蒋介石抗日

6、16、抗战期间,南京被日本攻陷后,国民政府的陪都是A、上海    B、北京   C、重庆    D、武汉17、指挥百团大战的是A、朱德   B、彭德怀       C、刘伯承       D、贺龙18、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中,惟一取得彻底胜利的是A、中法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中日甲战争二、材料分析题(12分)19、1925年3月,闻一多先生写下《七子之歌·台湾》一诗:“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

7、,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读了这首饱含爱国情感的诗作,请你说一说:(6分)(1)      台湾是怎样割占的?(1分) (2)      诗中“郑氏”指的是谁?“酷炎的夏日”指什么?(2分) (3)      该诗表答了作者怎样的愿望?(1分) (4)      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近来少数“台独”分子大搞“台独”活动,你能用史实对他们的行为给予有力的反击吗?(2分)  20、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曾写道:同治初年(19世纪60年代初),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

8、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