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真言假语”

孩子的“真言假语”

ID:37310013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1

孩子的“真言假语”_第1页
孩子的“真言假语”_第2页
孩子的“真言假语”_第3页
资源描述:

《孩子的“真言假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孩子的“真言假语”镇江市中山路中心园徐斌张伟在孩子们中间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明明是自己弄翻了别人的茶杯,却偏说没有;把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拿回家,却说没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说谎”现象。孩子说谎是一种不良的心理表现,不仅对培养孩子诚实的性格和品质是极大的障碍,而且经常说谎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害。那么,面对孩子的“真言”还是“假语”,作为教育引导者的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施教呢?案例描述:大二班有个活泼好动,调皮可爱的男孩叫俊俊,平时很喜欢和同伴在一起嬉闹。一天户外活动时,他又将同伴的玩具抢走,老师要他把玩具还给小朋友,他却将它丢在地上。见到此情景老师很生气,于是把他轻轻的拉到一边,问他“你刚刚有没有

2、抢别人的玩具呀?”。俊俊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没有,不知道啊!”一句“不知道”让老师很惊讶,孩子说谎了,应该怎么办呢?——面对孩子说谎我们如何是好?这是让家长十分头疼的问题,也是教育者常常面临的课题。对于孩子说谎,家长老师应分别情况对待,对症下药,用妥当的方法来纠正孩子说谎,使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的成长。我们经过反思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实质,也初步研讨出一些简单可行的策略。一、心平气和,和蔼待之,建立信任感。3当知道孩子说谎时,先不要着急揭穿他,最好是在双方都心平气和时,再坦诚地谈这件事,以故事或别人的真实的事例侧面地引导孩子,不能责骂训斥,否则会引起孩子的反感。父母子女之间有无信任感非常重要。要让孩

3、子自愿把自己的事情告诉父母,孩子如不愿把事情讲出来,父母追问急了,孩子会胡编一套来应付父母。因此平时要多与孩子交流,听听孩子的心声,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使孩子信任你。二、认知力、辨别力差常导致孩子无意“假语”在13岁以前,孩子没有道德感可言,家长不能用成人的是非观念看待孩子的谎言。孩子认知能力、辨别能力有限,尤其2~7岁阶段又处在想象敏感期,很多事情他们分不清真假、对错,常常把脑海想象的东西和现实相纠缠,由此说出的话,在家长眼里成了谎言。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一点小错而大肆批评,导致一些孩子再次犯错时为了逃避惩罚而撒谎,随意批评指责孩子,只会破坏亲子关系、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既然孩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

4、说谎,家长该如何处理呢?面对孩子撒谎,父母不必大惊小怪,首先要找出撒谎背后真正的原因,本着尊重信任的态度,平静、理性地引导孩子。三、不同说谎“症型”,家长的引导方式也略有不同:孩子的说谎不可一概而论。据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的说谎有三种情况:(一)是幻想性谎言,即这种谎言是出自孩子对某种事物的渴求和幻想,它暴露了孩子内心的某种愿望。如:有的孩子听别人说到动物园看见老虎的,他就说自己在街上看见过一头大狮子;有的孩子在幼儿园中午只吃了一碗饭,回家却告诉妈妈吃了三碗饭等等。这种现3象是孩子幼儿时期的心理特别的反应,只是一种想象,不能归为不良的说谎行为。(二)是胡诌性谎言,即孩子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说谎。如:

5、孩子特别喜欢别人的一个玩具,就悄悄拿回家,家长问时,却说是别人送给他的。这种谎言是孩子有意而为之的。(三)是辩解性谎言,即孩子为逃避某种责难而说的谎。这种谎言往往是孩子已做错了什么事情,怕父母老师责怪,便想找借口,把责任推卸掉而编造事实说谎话。综上所诉,在对待孩子“真言假语”这一问题中,应当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从关心爱护孩子出发,区别对待,耐心引导,而不能简单粗暴的对待他们,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的心理成长环境。愿我们的孩子都能轻松的走出谎言的误区,身心健康地快乐成长。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