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1)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1)

ID:37311496

大小:7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1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1)_第1页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1)_第2页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1)_第3页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1)_第4页
资源描述: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2014学年度武鸣县城镇二中九年级(上)语文学科导学案主备人:黄秀金复备人:课题:《敬业与乐业》课时2课时班级:小组:姓名: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分钟)2、预习(分钟)3、探究(分钟)4、展示(分钟)5、小结(分钟)6.测评(分钟)【学习目标】1.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2.理清本文的结构,理解本文的主题3、学习本文条理清晰的论证方法重点:对课文中“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学习难点:1、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2、演讲与口语特色的体会知识链接1.写作背景这篇文章是作者作为大学教授给学生作有关人生与事业演讲的演讲辞当时作者,经历

2、无数政治风波后退出政坛,赴欧洲考察,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的弊端回国后,即宣布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正由于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广阔的文化视野,所阐述的观点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闪烁智慧的光芒,也从侧面说明了作者为什么推崇传统文化的缘由2.有关演讲的知识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

3、准确,形象生动。■自学部分:一.预习1走近梁启超(查阅资料,把你知道的有关作者的知识写在下面)。 2找出文中生字,通过查字典,能说出生字的音形,找出文中你认为比较重要的词语,查出意思,背给同学听。3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找出来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4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论点是什么?5 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6本文在论证论点时,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举例说明。7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第一部分(第     段):第二部分(第    段):第三部分(第     段):二.预习检测:(一)填空:1、《敬业与乐业》选自《           》,作者(    

4、   ) ,中国近代 (       )派代表人物,与其师 (        )一起领导了著名的“(           )。2、这是一篇(          ),一开始,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         》和道家经典《         》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                                 )的论点,围绕论点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接下来,分别谈论了(        )、(     )、(     )的重要性;最后,又用(          )和(               

5、)总结全文旨意。(二)、给下列加线字注音。旁骛(     )    拣择(     )    衔着(     )   承蜩 (      )   佝偻(         ) 亵渎(       )   强聒不舍(        )   粘蝉(        )    层累(      )(三)、解释下列词语①断章取义:②不二法门:③安居乐业:④强聒不舍:三.展示部分自学展示■合作探究1.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2.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文中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联

6、系现实生活说说你的理解4.文中作者说“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这跟我们平常所说的每个人做事对社会的贡献有大小之分,有没有矛盾?为什么?5.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6.作为学生,如何做一个乐于学业的人?请说说你的看法 。7再读课文,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谈理由,并体会本文的演讲和口语特色。展示部分探究展示■达标检测一.基础题1.注音或写汉字。(1)rú(   )家 (2)老dān(   )(3)xièdú

7、(   )(   ) (4)承蜩(   )(5)强聒(   )(   ) (6)骈(   )进(7)调(   )和  (8)折(   )本2.简答题。(1)作者在开篇为什么要谈“有业”的必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大量引用古今贤能语言的好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认为凡职业都有趣味的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