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燕虹的教学计划

赖燕虹的教学计划

ID:37313853

大小:1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1

赖燕虹的教学计划_第1页
赖燕虹的教学计划_第2页
赖燕虹的教学计划_第3页
赖燕虹的教学计划_第4页
资源描述:

《赖燕虹的教学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2第6单元17-18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主要原因:贫富差距过大造成市场萎缩,从而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生产与销售矛盾尖锐。(3)直接原因:股票投机活动过度,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分期付款过度膨胀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4)导火线: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 2.表现: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3.特点:(1)波及范围特别广: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2)持

2、续时间特别长:持续到1933年才有了复苏迹象。(3)破坏性特别大: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4.影响:(1)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造成特别巨大的破坏,资本主义世界笼罩在空前绝望的情绪中,有人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2)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①政坛丑闻层出不穷,政府信誉扫地;②广大人民要求改善生活状况,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③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3)危机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为摆脱危机,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

3、,还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5.胡佛的反危机措施:(1)内容:①固守传统的“ 自由放任 ”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②被迫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实行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 私人企业 以摆脱危机的政策。(2)结果:①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 更加尖锐 ,社会动荡不已。②举国上下怨声载道,期盼出现新的 强力政府 ,采取有效政策,迅速克服危机。【疑点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教训和启示。指点迷津:①繁荣和危机总是密切相关、同时并存的,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与时俱进。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及

4、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适时调整生产关系,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③发展经济与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④各国政府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加强国际合作,一旦危机发生,共同采取措施遏制危机,防止危机的恶化。⑤规范股市和信贷,防范金融投机。⑥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1)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美国社会要求改革的呼声强烈。(2)1932年,罗斯福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以绝对优势当选,1933年3月,罗斯福就职。2.内容:(1)整顿财政金融:①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其信用;②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③扩大联邦储备委

5、员会的权力;④整顿证券业。(2)工业方面:①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工业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②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3)农业方面:①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②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4)社会福利方面:①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②加强社会保障措施;③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5)进行社会立法:罗斯福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

6、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3.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各个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4.作用:(1)使美国逐渐走出经济低谷。(2)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3)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4)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疑点2】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指点迷津:①新的理论。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②新的特点。即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

7、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4③新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具体体现。④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促使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课堂精讲精练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

8、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具体原因:生产和销售矛盾尖锐,形成生产过剩局面(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