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教育转化工作刍议

学困生教育转化工作刍议

ID:37315993

大小:4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1

学困生教育转化工作刍议_第1页
学困生教育转化工作刍议_第2页
学困生教育转化工作刍议_第3页
学困生教育转化工作刍议_第4页
学困生教育转化工作刍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困生教育转化工作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困生教育转化工作刍议盐城市明达中学李巧娥224002【摘 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学困生转化工作越来越受到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先从家庭环境、班级环境、社会环境和个体特征分析产生学困生的成因,再从融洽师生关系、尊重理解信任、发现学生闪光点和学校家庭沟通交流阐述转化学困生的措施【关键词】学困生 教育转化师生关系尊重理解闪光点沟通交流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强化素质教育,夺取教育质量大面积丰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困生转化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当前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在于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全面

2、提高学生的素质。但是只注重尖子生的培养,而忽略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工作,这与素质教育是格格不入的。本文就学困生的成因和如何转化学困生谈谈个人观点。一、查明学困生的成因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了解学困生,分析其落后的原因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有的学困生表现为不遵守纪律,违反道德原则,思想觉悟低,有的学困生可能表现为“学业不良”,有的两者兼有,无论何种类型的学困生,他们并非一无是处。学困生如同七色板,各有其长和所短,这是学困生的天赋和后天环境酿成的,但是其成因主要是由于家庭环境不同、班级环境不同、社会环境不同和个体特征不同。91、家庭环境不同千家万户,各有其别。就经济因素而言

3、,贫困和富裕,使学生们处于两个不同的极端,前者在当前乡村来说仍有相当一部分,他们有的家庭刚能达到温饱生活,有的还达不到,个别的甚至为油、盐而发愁,子女的学费则是他们的沉重负担。这类家庭的孩子由于有些事情想到做不到,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做事畏畏缩缩,总觉得自己矮人一截,一般性格比较孤僻。而后者有的家长很不理智,对孩子百般溺爱,使这些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有的堪称家中的“小皇帝”。他们在外面犯了错误,家长不但不批评教育,还得到了呵护,这样就造成目中无人,容易产生优越高傲的心理。这类学生有的家长一年四季想的是对孩子要么是不闻不问,要么是金钱鼓励。他们可没想

4、到在他们往孩子兜里塞钱的同时,也让孩子染上了坏习惯。这些孩子无节制地乱花钱,甚至作业花钱雇人做,学习和思想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久而久之成为学困生。这两类学生前者易自暴自弃,后者易高傲自大,难以取得优异成绩。2、班级环境不同如果一个班级整体素质较高,班风正,学困生可能会近朱而赤,转化工作较易开展。若班级整体素质不高,班风甚差,学困生可能会近墨而黑,转化工作难度较大,所以教师必须深入了解班级环境。3、社会环境不同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空前末有的商潮大涌,文盲大款屡见不鲜,“读书无用论”、“金钱万能论”9也冲击着一代新人。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已染上了不良色彩,认为没文化

5、也能挣大钱,上课得过且过,作业马马虎虎,不求上进,慢慢成为学困生。4、个体特征不同学困生并不是各方面都差。有的学困生成绩差,但集体观念强;有的学习能力强,但道德行为不太好;有的学习成绩差,但纪律观念强;有的对这门课不感兴趣,但偏爱另一门课;还有的对文化知识接受能力差,但音乐、体育却表现出独特的才能。总之,无论哪类学生虽然他们的个性不同,但都有渴望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进步,赢得别人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的共性,所以我们教师对每个学困生应深入细致地了解“对症下药”,才能使学困生转化。二、对学困生要有全面、正确的评价,充分透视其矛盾所在心理及心态,目标定位因人而异,有针对性

6、地施教,耐心诱导,促其上进。任何事物的矛盾的双方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的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花朵。”学困生的形成和存在是客观的,只要我们能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他们的特点,从思想教育入手,采取诱导的方法,做好耐心细致的工作,定能拨动他们的心弦,引起强烈的情感震动,他们便会亲其师而信其道。1、融洽师生关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存在着两个极“端”,好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非常融洽,但学困生与教师的关系最为紧张,他们

7、往往对人有戒心,9认为教师看不起他们,讨厌他们。在改正不良行为的过程中,最大障碍莫过于产生逆反心理,对教师的教育怀有敌意,容易出现或沉默或躲避或顶撞的现象。要防止这类现象发生,教师必须首先站到学生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并努力替学生的错误寻找理由,避免产生逆反心理,慢慢培养情感,再去掌握学生的真实心理,去感化学生,以满腔热情溶化他们冰冷的心。转化学困生的主要手段是以理服人,教师要动感情,用情动情。所以教师必须增强和提高晓之以理的说服能力,对学困生的说服教育不能简单从事,要把客观的正确的道理讲深讲透,要联系学生实际去纠正学生的认识,对学生晓之以利害,让其听得真切,

8、想来明白。谈话的语调要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