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病新课件全部

农病新课件全部

ID:37316567

大小:493.0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5-21

农病新课件全部_第1页
农病新课件全部_第2页
农病新课件全部_第3页
农病新课件全部_第4页
农病新课件全部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病新课件全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仁果病害Pomefruitdisease苹果、梨、山楂。已知全世界苹果病害200多种,梨病害150余种,山楂病害80余种。中国已报道的依次为120、80及20多种。苹果病害重要的有腐烂病、轮纹病、干腐病、炭疽病、早期落叶病、褐腐病、白粉病、锈病及病毒病、贮藏病害等。梨病害最重要的有黑星病、轮纹病、锈病及黑斑病等。§1-1腐烂病Valsacanker•发生概况及分布•腐烂病中国最早1916年发现于辽宁熊岳。•苹果树腐烂病目前在全国发生普遍。轻病区发病株率约10%~30%,重病区高达60%以上甚至毁园。•梨树腐烂病在东北、华北梨区发生普遍,西洋梨受害严重,常整株枯死,冻害后受害尤烈,

2、成为栽培西洋梨的主要障碍。识别要点:发病时期:高峰期在冬季和春季危害部位:树干(皮层)为主、枝条。症状特点:腐烂病俗称烂皮病,主要为害枝干的皮层部分,使皮层腐烂坏死。溃疡型:病部红褐色水渍状,稍肿胀,组织松软腐烂,病部常流出黄褐色汁液,病皮易撕裂,腐烂皮层鲜红褐色,有酒糟味,发病后期,病部表面产生黑色小粒点(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空气潮湿时或雨后,分生孢子器中涌出金黄色丝状卷曲的孢子角。在苹果树旺盛生长期,病部失水干缩,成为边缘明显、稍凹陷的黑褐色病斑,深秋时在病枯枝干上可发现较大的黑色点状物(病菌的子囊壳)。枝枯型:小枝受害病斑迅速扩展至全枝。病原:苹果黑腐皮壳(Valsamali=V

3、.ceratosperma)无性阶段为苹果壳囊孢(Cytosporaspp.).弱寄生、伤口侵染、寄主范围广。主要为害苹果和苹果属植物,还可侵染梨、桃、樱桃、梅以及柳、杨等多种落叶果树与阔•病害发生规律:•腐烂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组织或病残体上越冬。•病菌孢子(主要是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介体昆虫体表附带、农具、风也有利于传播•伤口入侵。修剪伤、虫伤、日灼伤、冻伤等•发病高峰期在树体休眠期和春季。•影响发病条件:树势强弱影响抵抗力;树体负载量大小和施肥等影响树体养分状况;冻害及日烧伤的轻重影响侵染。防治要点: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水肥控制、结果量控制、

4、大小年控制、其他病虫控制等1.尽早发现和铲除潜伏病菌,防止病斑扩大。采用多种方法降低果园病原菌群体数量,减少侵染源。如树干涂药、禁止病残体遗留果园等。1.发现病斑及时刮治。喷戊唑醇、石硫合剂、生防菌等控制病害。1.树体伤口保护剂、愈合剂等。树体免疫§1-2轮纹病(ringrot)发生简况:轮纹病引起果实腐烂、枝干树皮疣突及局部坏死,又称疣皮病或粗皮病。以苹果和梨发生严重,其它仁果类树种次之。中国的苹果轮纹病最早1928年在辽宁发现,以后随苗木向各地扩散,目前各苹果、梨产区多有发生。梨轮纹病在长江流域及河南、山东、浙江、上海等省市发生普遍,特别是栽种日本梨品种为主的果园发病较重。识别要点

5、•危害部位:树干、果实、叶片•发病时期:果实发病高峰在着色至成熟和贮藏期,树干主要在春夏季•症状特点:粗皮;轮纹烂果识别要点:发病时期:生长季节。以果实生长后期危害最重。危害部位:果实、树干症状特点:皮孔,病斑中心突起呈瘤状,边缘开裂,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裂缝逐渐加深病组织翘起如马鞍状,病斑连片表皮粗糙。果实以皮孔为中心生成水渍状褐色腐烂斑点,并很快呈同心轮纹状向四周扩展,5-6天内使全果腐烂,病斑不凹陷,烂果不变形,呈软腐状,常发出酸臭气味,少数病斑中部散生黑色小粒点,不突破表皮。叶片病斑为圆形淡褐色,有轮纹,并长出黑色小粒点。病原:葡萄座腔菌梨专化型(Botryosphaeriad

6、othidea=B.berengerianaf.sp.piricola)。无性阶段为轮纹大茎点菌(Macrophomakuwatsukai)。轮纹病菌除为害苹果、梨外,还能为害桃、李、杏、栗、枣、海棠、山楂等果树。发病规律:越冬: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受害枝干越冬传播;翌年春季雨后产生孢子随雨水溅散传播,介体昆虫体表附带、农具、风、病果也有利于传播。入侵:经皮孔或伤口侵染枝干和果实,侵染期主要集中在4-9月,幼果期和雨季对果实侵染率高。轮纹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特点,果实近成熟期、采收期和贮藏期发病率高。枝干当年生病斑不产生分生孢子。影响因素: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在不同年份之间和不同

7、地区之间差异很大,影响的关键因素是雨水。苹果进入盛果期后,枝干病斑增多,弱树、老弱枝干及老园内补栽的幼树易染病。另外,苹果品种间抗病性存在差异。防治要点: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体抗病力,及时清除病残枝干,铲除越冬病菌。2.发芽前用石硫合剂喷洒枝干。3.生长前期(3-7月)对病枝进行重刮皮,并涂抹多效灭腐灵或波尔多浆。4.喷药保护可每隔15-20天一次,连喷3-4次,药剂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戊唑醇或波尔多液等。病原菌?§1-3仁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