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研修案例总结

国培研修案例总结

ID:37318890

大小:4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1

国培研修案例总结_第1页
国培研修案例总结_第2页
国培研修案例总结_第3页
国培研修案例总结_第4页
国培研修案例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培研修案例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研修学习案例模板)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县(区)姓名: 隋景华填表日期:2014-4-30个人基本情况学校名称: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第三小学研修帐号:XY0572288@yanxiu.com案例描述一、案例题目: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二、主题背景(情境描述、人物、问题发生的原因等)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迷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以积极的认知、激越的感情和刚强的意志去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充分发挥一个人潜在的智能,从而大大增强认知效果,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科学家们发现,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可见兴趣与人的活动积极性

2、存在着正相关,是推动人积极进行活动的重要心理因素。古今中外不少著名的教育家早就发现了并非常重视兴趣的认知价值,他们都十分强调利用兴趣去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充分地肯定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孔子就总结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这样的名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是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起点,是提高学习质量的保证。”学生的作文练习,既是一种学习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活动,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理当充分地开掘利用兴趣这一巨大动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作文是一种言语表达活动,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

3、创造性表达的热情,强化练习的动因,获得持久的动力。从心理学上看,写作动机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而这感悟和思考的前提是生活中的如海潮般奔涌的素材;或者倒过来说,是生活打动了我们的心,使我们忍不住有一种要表达的冲动,因此,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应该是写作的规律,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方向。而浓厚的兴趣,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因、动力的源泉。三、事件本身及问题解决的过程(详写)1、在生活中发现真实的美丽,以生活激趣。8题材激趣生活是平凡的,也是美丽的。如罗梭所说,生活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很多学生觉得生活总是一天天地重复,没有什么值得写的题材。老师在平

4、常和学生一起时,随意注意留心学生生活中有意义的题材,稍加点拨,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只要你用心去思考、观察,用心去记录,都是很好的作文题材。酝酿激趣给孩子充分地观察和体验,新教材都采取单元主题教学。一个单元,阅读材料和作文题材是同一个主题。在作文方面来说,等于是举四反一。老师在学生了解单元主题后,马上让他们了解一下,这一单元要写的作文的主题是哪一方面。然后让学生选择要写的内容。这样一单元教学下来,大概有一星期半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去思考,再到作文课时,学生有了充分地酝酿,进入不吐不快的状态,教起来就不会无话可说了。整合激趣作文跟其他学科结合。如科学课程,是那么地贴进学生的生活。科学老

5、师经常布置学生进行各种观察、动手、养殖等活动。于是,指导学生的科学实践中积累题材,进行习作。如让学生观察蜗牛、养蚕、放孔明灯、各种小实验……都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写作兴趣。2、在课堂中体验作文的快乐,以实践激趣。认识激趣拉西曼说:“不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企图教授学生的教师,等于在打冷的铁。”要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就要引导学生认识作文不光是考试获好的成绩的需要,而且也是日常学习,生活的需要,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有两大终极目标,一是阅读,二是作文。这两大语文能力的掌握程度,极大地影响了一个人一生的生活品质。练笔激趣将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课堂小练笔。就文取材,把学生

6、对语言的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相互促进。教师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并且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写,让小练笔焕发出迷人的光彩,成为新课程实施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点拨激趣从学生的实际需要指导作文。中段的学生,处在探索世界精力最旺盛的年龄,表现欲望很强,想象也是最丰富的,而且最不受常规的束缚。他们会探索,会想象却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在具体的作文指导中,要用心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起点能力,知道学生什么是会了的,什么又是很欠缺的,给予他们最必需的帮助。83、在展示中鼓励学生作文,以成功激趣。评价激趣多人评价作文。作文的评价也影响到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我们平时主要让老师来评价,老

7、师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好话。我们不能以成人的要求去看学生的作文,应该蹲下身来倾听,发现两点其中的亮点。在小组内交流同学的作文,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读者,让读者参与点评。其次,对孩子的点滴的进步,最有感触的是孩子的父母。特别是有关于亲情的作文,这时候,孩子感情的抒发很需要对方的回应。所以,这类文章可以让父母细细阅读孩子的文章,聆听孩子的心声。并让父母也拿起笔,在孩子的作文后面写上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