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科学培训心得体会

stem科学培训心得体会

ID:37320492

大小:69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1

stem科学培训心得体会_第1页
stem科学培训心得体会_第2页
stem科学培训心得体会_第3页
stem科学培训心得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stem科学培训心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STEM课程培训心得体会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我有幸和我的同事参加了由可口可乐公司捐资,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承办的,希望工程2018STEM教育提升计划第二期培训,在这次培训中让我对STEM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是我的教育观有了新的认识。先就我对这次培训的认识做一简单的汇报。10月22日,上午九时整,希望工程2018STEM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1)第二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第二小学多功能厅举行。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李骏扬博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教师培训办公室主任刘艳、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

2、云合小学校长吴克云、南京市秦淮区怡馨花园小学科学老师王夙莹及镇安团县委、科教体局有关领导和全县基层学校科学老师参加了开班仪式。随后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李骏扬博士,针对STEM主题设计进行初步的研讨。李俊杨教授,从东南大学的历史变革讲到了他们学校的办学宗旨“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听着他的豪言壮志,心里默默的感到惭愧,感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的气场很强大,在整个讲解中都是滔滔不绝,有理有据,非常震撼。他为我们讲解了STEM的起源,首先这个STEM词语的提出,是美国为了让他们的大学科学、数学、工程和技

3、术教育,在新的时期能更好的发展。STEM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个词的缩写。其课程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四个方面的教育:一是科学素养,即运用科学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和地球空间科学)理解自然界并参与影响自然界的过程;二是技术素养,也就是使用、管理、理解和评价技术的能力;三是工程素养,即对技术工程设计与开发过程的理解;四是数学素养,也就是学生发现、表达、解释和解决多种情境下的数学问题的能力。STEM1、围绕原文是学习,2、项目理念、3、团队合作,4、知识与技能,5、多学科综合。6、评价体系六个方面体

4、统的阐述了STEM与我们教师密切相关的科学教学环节。在整个讲解过程中,也有和我们一样的感慨,那就是让学生明白“学习是快乐的,但并不是轻松的”,一个人的成就绝大部分来自两个客观的因素一是家庭环境,一个是教育环境。所以就让我们这些普通的科学教师从实际的工作中出发,让学生探索我们的世界,寻找世界的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中我认识了“PBL”,当大屏幕出示教育模式时,我的认知中一片茫然,我听得茫茫然然,下来后我在百度上搜索了PBL,PBL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Problem-B

5、ased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PBL有五大特征:1.从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始学习,这个问题被称为驱动问题(drivingquestion)。2.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对驱动问题展开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类似学科专家的研究过程。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及应用学科思想。3.教师、学生、社区成员参加协作性的活动,一同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与专家解决问题是所处的社会情形类似。4.学习技术给学生提供了脚手架,帮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提升能力。5.学生

6、要创制出一套能解决问题的可行产品(products)。这些又称制品(artifacts),是课堂学习的成果,是可以公开分享的。10月23日我们聆听了,南京市秦淮区怡馨花园小学科学老师王夙莹的专题讲座,王老师从自身的经验向我们让我们把有限的科学课堂无限地交给学生,普通老师的科学课也可以不普通。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她的专题讲座是《把有限的的科学课堂无限的教给学生,普通老师的科学课也可以不普通》,讲座的主题大致内容是:一、教师个人对科学课的认识,从自己想得到的什么,荣誉、职称、金钱,自我实践的需要,我想

7、让我的科学课堂与众不同,还是让学生真正能有所收获,我想她的这些思考,也值得我们思考,我们需要我们的课堂是怎么样?他就会变成什么样,没有什么做不到,只有我们想不想。二、我们最先需要明确的课堂关系是什么样的,他也将会使我们所要的课题。A课堂教学模式B讲授--考试--反馈C反思自己的教育模式,是不是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让我们从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学生的各种能力,以及学生学习中的成就感去研究学生,研究课堂。也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她的讲解中,让我认识到了,比教材更重要的是理解

8、学生。在后面的几天中,我们我们先后听了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云合小学校长吴克......云的主题讲座《以竹怡情,以竹育人--“竹风雅韵”与人文化的研究与开发》他主要讲的是他们学校的地方课,及他们学校的地理文化,主要以竹子作为研究,让全校的师生参与到地方课的实践活动中来,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每个教师的参与,从不会到会,从不愿意到积极主动去承担实践活动课。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起码我是缺少担当的,我会以此为契机认真的好好研究科学课。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穿插着动手实践操作,我们分小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