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ID:37323381

大小:1.75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2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_第1页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_第2页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_第3页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_第4页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渤海高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三数学学科试题(文科)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满分:15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共60分)1、如果,,,那么()A.B.C.D.2.已知复数,则(A)(B)(C)(D)3.已知两个单位向量的夹角为,且满足,则实数的值为()A.-2B.2C.D.14.设正数x,y满足x+y=1,若不等式对任意的x,y成立,则正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a≥4B.a>1C.a≥1D.a>45.已知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是,则与分别为A.B.C.D.6.已知,则A.B.C.D.7.《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有

2、如下问题:“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已知甲、乙、丙、丁、戊五人分5钱,甲、乙两人所得与丙、丁、戊三人所得相同,且甲、乙、丙、丁、戊所得依次成等差数列.问五人各得多少钱?”(“钱”是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这个问题中,甲所得为(A)钱(B)钱(C)钱(D)钱8.语文、数学、英语共三本课本放成一摞,语文课本与数学课本恰好相邻放置的概率是()A.B.C.D.9.甲乙丙三人中,一人是工人,一人是农民,一人是知识分子,若丙的年龄比知识分子大,甲的年龄和农民不同,农民的年龄比乙小,根据以上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工人,乙是知识分子,丙是农

3、民B.甲是知识分子,乙是农民,丙是工人C.甲是知识分子,乙是工人,丙是农民D.甲是知识分子,乙是农民,丙是工人10.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的面积为,则的值为()(A)6(B)3(C)7(D)811.函数的大致图象是()12.函数的定义域为,当时,;当时,;当时,,则()A.B.C.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入答题纸相应位置)13.已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x+y的最大值为;14.数列前项和,则;.15.已知△ABC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点分别是边的中点,连接并延长到点,使得,则=;16.已知函数是

4、定义域为R的偶函数,,是的导函数,若x∈R,,则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π已知函数f(x)=Asin(ωx+φ)(其中A>0,ω>0,0<φ<2)的图象与x轴的相交点中,相邻两π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2,且图象上一个最低点为.(1)求f(x)的解析式;(2)当x∈时,求f(x)的值域.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分别为三个内角的对边,.(1)求;(2)若,求的面积.19.(本小题满分12分)数列满足(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令,求数列的前项和.20.(本小题满分12分)鄂

5、东素有“板栗之乡”称号,但板栗的销售受季节的影响,储存时间不能太长。我校数学兴趣小组对近年某食品销售公司的销售量(吨)和板栗销售单价(元/千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得到如下表数据:销售单价(元/公1110.5109.598斤)销售量(吨)568101114.1(Ⅰ)根据前5组数据,求出y关于的回归直线方程.(Ⅱ)若回归直线方程得到的估计数据与剩下的检验数据的误差不超过0.5,则认为回归直线方程是理想的,试问(Ⅰ)中得到的回归直线方程是否理想?(Ⅲ)如果今年板栗销售仍然服从(Ⅰ)中的关系,且板栗的进货成本为2.5元/千克,且货源充足(未售完的部分可按成本全部售出),为了使利

6、润最大,请你帮助该公司就销售单价给出合理建议.(每千克销售单价不超过12元)参考公式:回归直线方程,其中,.参考数据: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Ⅰ)若,求函数的单调区间;(Ⅱ)若对任意都有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本小题满分10分)在极坐标系中,已知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1)求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和曲线C的普通方程;(2)已知点,直线l和曲线C相交于A,B两点,求

7、PA

8、·

9、PB

10、1.A2.C3B4.C5.D6.C7.B8.D9.C10.D11.

11、C12D13.6141516.2π17.解(1)由最低点为M,-2,得A=2.(2分)πTπ由x轴上相邻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2得,2=2,2π2π即T=π,所以ω=T=π=2.(4分)2π由点M,-2在函数f(x)的图象上,2π得2sin+φ=-2,4π即sin+φ=-1.4ππ11π故3+φ=2kπ-2,k∈Z,所以φ=2kπ-6(k∈Z).ππ又φ∈2,所以φ=6,π故f(x)的解析式为f(x)=2sin6.(6分)ππ7π(2)因为x∈2,所以2x+6∈6.πππ当2x+6=2,即x=6时,f(x)取得最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