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八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湖北省孝感市八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ID:37326215

大小:7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1

湖北省孝感市八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湖北省孝感市八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湖北省孝感市八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湖北省孝感市八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湖北省孝感市八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孝感市八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孝感市八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答题区域外均无效。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从气象上看,“谷雨收寒,茶烟扬晓,又是

2、牡丹时候"。因此,谷雨节气的第一件事是赏牡丹。就民俗而言,谷雨祭仓颉的传统千年不辍,今年在陕西白水县仓颉庙,还将举行“字说中国·节传文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系列活动。汉字作为中国文化之魂,时刻提醒着我们从哪里来,归何处去。 在中华文化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里,仓颉被尊奉为“文字始祖”,世受敬仰。据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他是黄帝南巡时到了洛南保安阳虚山下,“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这一伟大创造惊得“天雨粟,鬼夜哭,龙亦潜藏”。其实,中国人之于汉字,有太多附会的神话传说与情感故事。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说得好:即使有仓颉,“仓颉也不止一个”。但无

3、论怎样,文字的诞生,揭开了人类文明的新篇章。一部文字史,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史、文化史、精神史、心灵史。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乱也。”饶宗颐先生认为,中国靠文字来统一,中国文化是以文字为领导的。作为历史文明传承的载体和见证,一个个方块字,如一块块神奇的“砖”,构建了中华文明的万里长城。日月为“明”,止戈为“武”,“秦”是集体事禾的农人,“愁”字暗示农民在秋季为即将过冬而愁苦的心情......如此等等,熔铸在汉字里的东方思维方式——象形、指事、会意,积淀了中华文化的哲学观念

4、、思维模式、生活习俗。数千年来,中华文字始终以其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绵延不断的历史,记录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足迹,展现着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和伟大创新精神。站在互联网时代回望历史,百年前“汉字拉丁化”的文化喧嚣早已灰飞烟灭,上世纪80年代关于“电脑将拯救汉字还是埋葬汉字”的论辩也被扔进了爪哇国。在“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的今天,汉字的影响力早已超出了传统的汉字文化圈。我们对汉字,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方块字为文化自信作了最美的注释。“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

5、的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这需要我们站在新的高度、广度与深度上理解文字在当代中国所承担的任务与使命。文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汉字文化自身也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软实力。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汉字英雄》《见字如面》等一批传播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忽如一夜春风来”,引起了人们的情感共鸣,唤醒人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固然,这几档综艺节目找回了“失落在键盘中的汉字文化”,增强了人们对汉字的敬畏感。然而,弘扬汉字文化是一项深具基础性、事关全局性、涉及全社会的重要工作,需要战略性思考和

6、系统性谋划。过完谷雨,二十四番花信风吹尽,“花落春归又一年”。而流传几千年的汉字文化依然走在春天的路上。字里乾坤大,了解汉字,传承汉字,发扬汉字文化任重而道远。                        (摘编自杨逸淇《从仓颉的灵感中凝聚文化自信》)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3分)A.谷雨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它既是赏牡丹的时节,也与世代祭祀仓颉的民俗传统相关。B.被尊奉为“文字始祖”的仓颉通过观察自然万象而创造了文字,受到了世代的敬仰。C.“即使有仓颉,仓颉也不止一个”,鲁迅先生认为汉字的创造并非哪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先民们智慧的结晶。D.—部文字史

7、反映着一个民族多方面的发展史。饶宗颐先生认为,中华文字记录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足迹,领导着中国文化。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中华文化之魂的汉字,其创造与流传虽有太多的附会成分,但它时刻提醒着炎黄子孙从哪里来、归何处去。B.—个个方块字是中国历史文明传承的载体和见证,熔铸了东方思维方式,积淀了中华文化的哲学观念、思维模式、生活习俗。C.许慎深刻阐述了文字的价值,他认为文字是经史百家的根本,是治理国家的基础,是前人记述经验传示后人的载体,后人认识前人的工具。D.虽然“汉字拉丁化”的文化喧嚣,“电脑将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