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评分标准

陕西省榆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评分标准

ID:37326882

大小:106.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21

陕西省榆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评分标准_第1页
陕西省榆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评分标准_第2页
陕西省榆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评分标准_第3页
陕西省榆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评分标准_第4页
陕西省榆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评分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榆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评分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榆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容易出现的形式化倾向。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

2、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在魏晋时通过依附玄学而走进中国思想文化。作为讲求“出世”的佛教,其

3、根本宗旨是摆脱人生之“苦”而追求永恒之“乐”,这种对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成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经过不断的中国化,佛教最终融入了中华文化,成就了中华文化发展中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佳话。中国佛教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佛教与人性的统一,注重人格的自我培养与自我完善,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思想特点与文化精神,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中国佛教文化强调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理想社会和美好人生的根本追求,也为其今天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儒道佛作为中华

4、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文化表现形态各有特色,却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三家的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圆融和谐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使之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殷周之际出现的人道主义思潮决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B.儒、道两家思想的碰撞产生了玄学,而玄学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佛教的传入。C.儒、道、佛三家有一部分思想是相通的,这

5、就为它们之间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D.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融合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自然段运用设问的手法提出论点,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B.第二自然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指出儒、道两家思想的来源与他们之间的不同点。C.第三自然段通过论述中华文化对佛教思想的融合,明确了中华文化的作用和价值。D.文章逐层论证三家思想对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并指出传承发展的必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创

6、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B.如果能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就可能避免文化传承中的形式化倾向。C.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圆融和谐的包容精神,佛教将难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D.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与当前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契合。(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阳光路十七号王虹莲新婚后不到一个月,他就出去打工了。他们山村的男人几乎全出去谋活路,山上的东西实在是不能养活他们。她在家里,种地、养猪、赡养老人,等待着他从远方来寄来的信和钱。每个月,他都会给家里寄来钱,或多或少。她似孩子

7、一样,跑到储蓄所存起来,舍不得花掉一分钱。他们文化都不高,写封家书还是够用的。他的字丑陋,可是她喜欢,那字里行间,满是对她的牵挂和惦念。她也回信,羞涩地表达着惦记。正是新婚,她的每一瓣心花里,全是那个黑黑瘦瘦的男子。他的地址她早就背下来了——阳光路十七号。阳光路,多好听的名字。在那个繁华的大城市,这条路一定是铺满了金灿灿的阳光。何况,他在来信中说,阳光路是一条非常漂亮的路,绿阴蔽日,碎石铺就,这里条件相当好,住的是有露台的那种房子,虽然是打工,可并觉得不苦。于是她的想像就更加完美,问,那阳台上有杜鹃花吗?有水仙花吗?那围墙上青藤爬满了吗?这

8、种幻想让她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感。所以,等待着阳光路十七号的来信成了她最大的快乐。她喜欢听他描述外面的世界,那些红白相间的房子,那些穿着漂亮衣服的女孩子,那悠扬的钢琴声;他还说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