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习题

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习题

ID:37330640

大小:811.6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2

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习题_第1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习题_第2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习题_第3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习题_第4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三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1、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右图是一幅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B.分封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3、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臣,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难过,亲自去他家吊唁,这在古代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可是在魏征死后,唐太宗听信传言怀疑魏征生前在朝廷私

2、营结党的嫌疑,沽名钓誉,他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唐太宗对魏征的态度生前死后的截然不同反映的实质是()A.魏征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B.君主专制统治需要C.魏征生前在朝廷搞阴谋活动,人品不正,没有体现一个臣子应有的人格价值D.教育朝廷大臣学会做人4、明太祖曾经写诗发出这样的感叹:“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A、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B、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C、设置内阁D、设置军机处5、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3、()A.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6、明中后期,有人议论,“商亦无害,但学者不当自为之,或命子弟,或托亲戚皆可”,否则一家老小都没有办法养活。这一议论反映了()A.农本思想被否定B.重商主义盛行C.传统义利观废弛D.抑商观念削弱7、.明代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其中策一项,对其内容明确界定:“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回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孰的孰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据此可知明代的科举考试()A.形式僵化限制严格B.考核

4、内容注重“经世致用”之学C.不再重视儒家经典D.要求考生所学的知识全面务实8、如右图是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总额发展变化的一幅曲线图,从1866年到1956年90年间共出现三个资本总额的投资高峰,其中第二个高峰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洋务运动的推动C.南京国民政府的激励政策    D.相对和平的国内外环境9、“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利,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5、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10、“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11、新华网太原2008年10月31日电,晋北妇女的婚姻在这30年中经历了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完全自由恋爱,从“相亲不出50里”到“互联网上找知音”,择偶标准也从选择“嫁汉吃饭”到寻找“知心爱人”。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流动频繁,知识视野扩大 B.择偶观念开放自由、个性化C.互联网发达,有利于思想交流

6、 D.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进步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A.明确了人民的权利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提高了人民的政治觉悟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1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业的说法,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地域性商帮的出现②柜坊和飞钱的出现③市、坊的界限被打破④丝绸之路的开辟A.④①②③B.③④①②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14、“17世纪和18世纪,西方人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以来,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B.工

7、业革命的需要C.中西交流加强D.世界市场形成15、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16、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A.4.6个B.3个C.2.6个D.0.55个17、1954年12月,毛泽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