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压力容器用07MnNiMoVDR钢轧制及调质工艺研究

低温压力容器用07MnNiMoVDR钢轧制及调质工艺研究

ID:37331790

大小:13.47 MB

页数:83页

时间:2019-05-21

低温压力容器用07MnNiMoVDR钢轧制及调质工艺研究_第1页
低温压力容器用07MnNiMoVDR钢轧制及调质工艺研究_第2页
低温压力容器用07MnNiMoVDR钢轧制及调质工艺研究_第3页
低温压力容器用07MnNiMoVDR钢轧制及调质工艺研究_第4页
低温压力容器用07MnNiMoVDR钢轧制及调质工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温压力容器用07MnNiMoVDR钢轧制及调质工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UDC密级学位论文低温压力容器用07M州iMoVDR钢轧制及调质工艺研究作者姓名:指导教师:申请学位级别:学科专业名称:陈永利朱伏先教授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学科类别:工学材料加工工程学位授予魄攀年7月答辩委员会摭方、叹明评阅人:钆、泓幔7。东北大学2009年7月AThesisinMaterialsFormingEngineeringResearchonLow··temperaturePressureVesselsteel07MnNiMoVDRRolledandQuenchedandTemperedTechnologybyChenYongliSupervisor:

2、ProfessorZhuFuxianNortheasternUniversityJuly2009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中取得的研究成果除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本人为获得其他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际拇1日期:沙呻、7、多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完全了解东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同意东北大学可以将

3、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交流。作者和导师同意网上交流的时间为作者获得学位后:半年口一年口一年半口两年∥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目期:1秒叩.爵\手季f7、弓翩虢和岂签字醐:撕P弓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低温压力容器用钢07MnNiMoVDR轧制及调质工艺研究摘要随着工业技术和各种液化石油气、液氨、液氧、液氢、液氮等的生产、储存和输送的发展,对低温压力容器用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具有良好低温性能的钢种需求量与日俱增。在中国普钢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开发低温性能的钢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本论文结合国内某宽厚板厂的装备条件,采取实验室研究及工业试制相结合的方式,开

4、发出的07MnNiMoVDR钢在.40℃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强度、延伸率等性能,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GBl9189.2003所要求的水平。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在热模拟试验机MMS.300上进行热模拟实验,利用热膨胀法测定奥氏体连续转变静态CCT曲线,研究分析不同冷却条件下的过冷奥氏体组织转变规律。结果表明:试验钢在较宽的冷却速度范围内(5~306C/s)都形成贝氏体组织;冷速大于50℃/s发生马氏体相变,冷速大于150℃/s组织中绝大部分为马氏体;当冷速为1~30℃,s之间时,随着冷速的增加,贝氏体开始转变温度先增加后下降,贝氏体相变的终止温度随着冷速的增加,前期变化不大,后期逐渐升

5、高。2,通过热膨胀试验、TEM检测和金相组织观察,研究07MnNiMoVDR钢调质过程中的相变动力学及其调质过程的相变和碳化物析出规律。结果表明:回火过程中回火转变主要发生在升温阶段。在200℃~300℃之间,残余奥氏体分解,转变为回火马氏体或贝氏体。马氏体通过碳原子连续式分解,长距离扩散形成0.碳化物;当温度达到400℃以上,马氏体通过长程扩散形成晶界和晶内的9.碳化物;当温度升高到650。C,秒.碳化物变成粒状渗碳体,板条值相已经发生再结晶形成回火索氏体。3在相同的轧制条件下,通过变化淬火温度、淬火时间、回火温度、回火时间等调质参数,研究回火过程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得出回火质量P参数和P曲线

6、。试验结果为:920℃淬火时,回火硬度H=735.97173.27.81462"p;970℃淬火时,回火硬度H=711.12514—27.48573宰P。4采用相同的轧制制度及冷却制度在实验室①450实验机组上进行轧制试验,研究不同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对实验钢力学性能和碳化物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增加,马氏体中固溶的合金含量增加,在回火加热过程中碳化物析出量增加,试验钢的屈服强度提高,马氏体板条束宽度变大,造成韧性下降;P、S等杂质元素向奥氏体晶界扩散,合金碳化物及杂质元素偏聚于晶界处,最终保留至回火组织中使冲击功下降。回火温度不超过650。C时,碳化物球化长大,使强度下降、冲击

7、功增加;回火温度超过650。C时,铁素体发生再结晶,造成强度下降。回火温度超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过680℃时,铁素体部分发生奥氏体化,冲击功和屈服强度急剧下降。5采用不同轧制方案和不同冷却方式,研究试验钢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并比较不同方案下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区别,分析调质状态下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两阶段轧制+轧后控冷方式,粗轧终轧温度大于1000℃,粗轧总压下率大于67%,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