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盘龙洞长兴组飞仙关组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

川东北盘龙洞长兴组飞仙关组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

ID:37332282

大小:7.11 MB

页数:84页

时间:2019-05-21

川东北盘龙洞长兴组飞仙关组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_第1页
川东北盘龙洞长兴组飞仙关组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_第2页
川东北盘龙洞长兴组飞仙关组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_第3页
川东北盘龙洞长兴组飞仙关组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_第4页
川东北盘龙洞长兴组飞仙关组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川东北盘龙洞长兴组飞仙关组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issertationforMaster’SDegreeofNanjingUniversity川东北盘龙洞长兴组一飞仙关组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一'■●·●1o■■_·⋯-_‘乙naraCterlStlCSand10rmationmechanismofthedolomite●㈧一‘⋯‘一‘●reservolrsoftheChangxingandFeixianguanFormationsinPanlongdong,NortheasternSichuan硕士研究生:陈琪MS.D.Candidate:

2、ChenQi指导老师:胡文埴教授Supervisor:Prof.HuWenxuan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Speciality:Mineralogy,PetrologyandEconomicGeology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SchoolofEarthSciencesandEngineering,NanjingUniversity二零一一年五月南京May2011,Nanjing南京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勋~。/㈣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

3、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说明并且表达了谢意。研究生虢卜旗日期.少nf铲南京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学位论文作者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文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者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办理。,导师巧研究生虢p堪

4、吼冲㈠。毕业论文题目:川东北盘龙洞长兴组一飞仙关组白云岩储层发直特征及形成机理矿物堂、岩石堂、矿床堂专业2008级硕士生姓名:陈琪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胡文碹教授摘要四川盆地东北部是中国近年来油气重点勘探地区之一,长兴组.飞仙关组发育的白云岩储层是该区油气的主力储层。通过系统野外考察和岩相学鉴定发现,川东北盘龙洞长兴组.飞仙关组地层发生了大规模白云岩化,形成了较好礁滩相白云岩储层。根据岩石原始结构保存情况及矿物晶体形态特征,可以将区内白云岩划分为不同类型,且它们在纵向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从底向上依次为:生屑(含砂砾屑)

5、白云岩、礁白云岩、结晶白云岩、鲕粒白云岩、泥微晶白云岩。其中,礁白云岩和鲕粒白云岩是对储层发育最为有利的岩石类型。结合岩石学、地球化学、区域沉积环境分析,认为川东北盘龙洞长兴组.飞仙关组主要存在三种白云岩化机制,即准同生白云岩化、混合水白云岩化和渗透回流白云岩化。其中准同生白云岩化主要为泥微晶白云岩的成因模式;混合水白云岩化主要形成生屑(含砂砾屑)白云岩和礁白云岩;渗透回流白云岩化为结晶白云岩和鲕粒白云岩的形成机制。研究区白云岩储层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同生.准同生成岩阶段、早期成岩阶段和中.晚期成岩阶段三个成岩阶段,共

6、经历了海底成岩环境、混水水成岩环境、浅埋藏成岩环境和中.深埋藏成岩环境四种成岩环境。各成岩阶段和不同成岩环境下经历的成岩作用,直接控制着白云岩储层孔隙的形成与演化。其中准同生期.早成岩期的白云石化作用、早成岩期大气淡水溶蚀和晚成岩期多期次埋藏溶蚀作用是储层最为重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对白云岩储层孔隙的形成与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多期胶结作用、充填作用和压实作用等对储层起破坏作用:而泥晶化作用、压溶作用和重结晶作用对储层的贡献有利有弊。通过对盘龙洞典型白云岩样品全岩REE分析,首次以海水稀土含量为背景对测试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发

7、现白云岩REE的组成和配分特征很好的记录了其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的流体作用,由此建立了不同流体作用的REE判别模式:(1)受成岩流体改造较弱的白云岩依然显示海水来源的REE模式:全岩REE总量低(一般<20ppm),显著的正Ce异常,轻稀土(LREE)富集,重稀土(HREE)配分曲线较为平坦;(2)大气降水淋滤模式:全岩REE含量低于正常白云岩,Ce正异常显著降低,甚至出现负Ce异常,其中淡水淋滤成因的方解石脉具更低的REE含量;(3)成岩.成烃流体作用模式:全岩REE含量稍微降低,正Ce异常稍微减弱,次生矿物及成岩脉体REE升

8、高,总体配分模式保持与海水来源模式类似;(4)热液作用模式:REE含量降低,出现正Eu异常,REE配分曲线起伏不平。利用上述模式对盘龙洞白云岩储层的流体溶蚀改造特点进行了恢复,认为大气降水淋滤作用是其主要模式,热液流体作用和成岩流体作用也有一定表现。关键词:川东北;盘龙洞;长兴组;飞仙关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