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习惯养成计划

班级习惯养成计划

ID:37335209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2

班级习惯养成计划_第1页
班级习惯养成计划_第2页
班级习惯养成计划_第3页
资源描述:

《班级习惯养成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班级习惯养成计划六二班何建红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也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性强。一、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好习惯养成计划我校在好习惯养成教育中提出了“一声问候,两个轻声,三处整齐,四个自觉”的要求,我就带领同学们学守则、提要求、订常规,制定好习惯养成的班级计划:(1)早晨到校时要和老师同学相互问好;(2)自觉上好早自习,珍惜时间;(3)认真做好两操,老师在和不在一个样;(4)课桌里的学习用品排放整齐,不在教室上课时桌面应保持干净,没有书本、文具用品等物;(5)课间文明休息,走路轻声,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6

2、)保持较室地面整洁,课桌里无废纸屑。好习惯养成计划订出后,对学生的习惯养成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二、在行为上引导,反复训练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的那样:“心知道该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做去,才可以养成好习惯。”于是我在落实开学初制定的六个好习惯时,做了具体分解。如书本文具课桌里的摆放;个人及环境卫生……每周都提出明确可行的要求,并坚持:一、反复强调、训练,随时检查,经常讲评,直至形成良好习惯;二、认真执行,持之以恒,环环相扣地紧抓下去,有一种不厌其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三、注意抓好典型,反复强化,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认真负责

3、的态度。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通过循循善诱,以点带面,逐步有少数人能做到变为多数人拥有,最后汇聚成集体的强大力量,成为集体共有的“财富”。全体同学们在锻炼中不断成长,终于使班级形成了良好的习惯。三、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促进好习惯的养成有计划,反复抓,确实能促进好习惯养成,但相应的评价机制更能快速促使同学们养成好习惯。于是我又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评价方法的改变:班级设有值日班长记录表。根据每周提出的好习惯具体要求,进行检查评比。每天值日班长进行检查并记录,我进行不定期地抽查,一周评比一次,谁达到了评比的要求,就换一颗星,张贴在班级“我最棒”的竞赛栏目中,作为雏鹰争章评比的

4、依据。在表扬的同时,我对一些经常要违规的同学也进行一些小小的“处罚”。比如:排队不能做到快静齐,就留下来进行单独训练;还有不能按要求做到离开教室桌面整齐的,及时指出让其改正……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四、创新家访形式,家长、学生、老师相互配合,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首先和任课教师经常沟通,了解学生每一段时间内在各方面的表现,共同督促学生进步、改掉不良的习惯。由于和任课老师达成共识,采取一致的方式一起来改正他们,取得的效果就很好。其次,

5、定期和学生沟通。经常找班干部、好学生、待优生谈心,了解班级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针对学生中的不良现象召开主题讨论会,如:有些学生当告诉他应把字写好时,他会满不在乎地说“以后用电脑打字就行,还需要写一手好字?”,于是我马上召开“当前电脑打字越来越普及,还需不需要写一手好字?”的大讨论;一段时间班内学生不注意保护眼睛,一些学生戴上了近视镜,而有些学生感觉戴眼镜很好玩,争相效仿,于是在班内展开“戴上眼镜真得很帅吗?”的大讨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不愿戴红领巾,我又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讨论“为什么要戴红领巾?”……及时进行教育,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再次,积极和家长沟通。与家长的沟通要讲求方式

6、方法,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但本身工作又很忙顾不上孩子,因此,作为老师一定要让家长理解你并很情愿地与你配合。于是我把家访形式进行了创新,改成“为我喝彩,快乐之行”,每次从班中选出最优秀的同学或进步最大的同学一名,再选出其他进步大的同学,利用休息日到这名同学家庆祝慰问,孩子们一起玩耍,家长和老师坐下来交流,在这样的环境下气氛是和谐的,当然交流是事半功倍的。我还利用书信与家长交流,每周我都把印着有关班级情况的反馈单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班内活动、学习安排和学校活动并提出好的建议。我还每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打印成表给家长,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习惯与人格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习惯影响

7、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因此,在小学生时期重在培养良好习惯,就是为健康人格奠定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