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念 表明身份制度研究11000

顾念 表明身份制度研究11000

ID:37335429

大小:96.15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5-22

顾念 表明身份制度研究11000_第1页
顾念 表明身份制度研究11000_第2页
顾念 表明身份制度研究11000_第3页
顾念 表明身份制度研究11000_第4页
顾念 表明身份制度研究11000_第5页
资源描述:

《顾念 表明身份制度研究1100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10246学号:15220270121硕士学位论文(专业学位)表明身份制度研究TheResearchofIdentitySystem院系:法学院专业学位类别(领域):法律硕士55姓名:周辰恺指导教师:马贵翔教授完成日期:2017年09月29日复旦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此次提交的论文,由导师亲自指导,并通过本人的独立调查研究而后完成的。除了某些特别标准的地方,本论文不含有其他学者或者是单位的任何已发表论述和学术成果。对本论文有重大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论文中已经详细标明并表达谢意,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复旦大学55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对于复旦大学

2、关于博士、硕士论文的收藏以及使用规定,本人完全明了,同意学校通过任何方式收藏或者使用本论文,并采用任何形式向国家相关部门提交本论文,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对于本论文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学校可以采用任何形式进行保存并公布。如果论文涉及保密,需要在解密后才遵循此规定执行。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日期:55摘要在目前的执法流程中,表明身份制度是非常关键的程序,也是执法程序是否合法以及合规的重要表现,是执法程序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它启动了整个执法活动的运行。以公检法为代表的的执法人员在执法行动的过程中,都规定了需通过工作证件、身着制服等形式向相对人表明身份,并让相关人员清楚自己的身份,这是对

3、当时人的一种尊重,从另一个层面上,也是为了体现公正执法,让执法行为更加规范和合规。行政法律法律关系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它的主体包括了行政主体以及相关当事人,这种权利义务关系属于行政法律的范畴,由行政法律进行调整或者规范,而且在行政执法时产生《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沈福俊、邹荣主编)p24,笔者认为可通俗理解为行政权力主体与其他当事人的“交往与沟通”。在日常行政过程中,行政主体或行政工作人员在对行政相对方作出行政行为时也需要表明身份,这样相对弱势的行政相对方可以以此作为履行自己相应权利或义务的判断基础,也就是,行政相对方可以初步判断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来决定是否履行、抗辩、提出回避、提

4、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等。本文主要从我国表明身份制度的概念、表明身份制度的基本理论、现状评析、适用与完善四个方面对我国表明身份制度进行研究:[关键词]表明身份制度行政执法行政权55引言2016年5月7日20时许,为了打击黄赌毒以及卖淫嫖娼活动,北京昌平区对辖区范围内的足浴店进行便衣侦察,某便衣民警看到一足浴店内走出的顾客雷某,于是上前表明身份并盘查,随后,在押解雷某时,民警与雷某发生了较为激烈的身体对抗行为,事后,雷某突然出现身体异常,经努力抢救后死亡。此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年6月30日,由司法机关对雷某进行尸检后由北京市第四检察院公布了鉴定书,鉴定书认定雷某的死亡原因是由于呼吸道异物导

5、致窒息,并非警察所通宝的死于心脏病突发。并且认定警方的执法有过当情形,时候,检查机关对此案涉案民警进行了逮捕并判处玩忽职守罪。关于雷某一案按键事实的争议颇多,有很大一部分声音认为民警穿便衣进行执法活动,在此案中虽自称表明身份,但雷某并未确定民警身份后导致双方产生冲突,作为实施执法活动的民警在执法程序上确实存在瑕疵,无法通过现场证据证明或现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免责。在我国执法程序中,身份表明制度怎样才能有统一的规范,其原则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启动,怎样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分析和探讨。作为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及民众人身权利的力量,执法人员在进行执法活动时与相对人的权益息息相关,其触

6、角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以一个明确的表明身份制度来规范各类执法人员的执法活动,也是对当时双方的保护,更是对法律规范体现建设的一大进步。从当前来看我国对于表明身份制度较为分散,关注程度并不是很高,因此笔者通过对我国表明身份制度的概念、原则、现状等进行探究,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争取做到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求可以在身份表明制度实现更加完善做出自己的贡献。55目录一、表明身份制度概念解读6(一)表明身份制度的概念6(二)表明身份制度历史沿革7二、表明身份制度的基本理论9(一)表明身份制度的功能价值10(二)表明身份制度的形式方法…………………………………………………………………………………………….1

7、21.书面表明…………………………………………………………………………………………………………………………….....132.制服表明………………………………………………………………………………………………………………………………..183.特殊表明………………………………………………………………………………………………………………………………..19(三)表明身份制度的基本原则211.前置原则212.有效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