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塔上的实验》导学案李红娟

《斜塔上的实验》导学案李红娟

ID:37350761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2

《斜塔上的实验》导学案李红娟_第1页
《斜塔上的实验》导学案李红娟_第2页
《斜塔上的实验》导学案李红娟_第3页
《斜塔上的实验》导学案李红娟_第4页
《斜塔上的实验》导学案李红娟_第5页
资源描述:

《《斜塔上的实验》导学案李红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斜塔上的实验》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学习伽利略勇于创新、善于探索的精神。2、学习巧妙的构思、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自主学习,了解课文大意及本文的写作技巧。 学习难点: 自读课文,恰当评价伽利略的性格和品质。第一课时导语设计: 文学表现生活,生活离不开科学,文学和科学是生活的并蒂之花,现在,让我们乘着“神舟六号”飞到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去近距离接触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自主预学案】: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列预习题。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粗糙(

2、)卷帙()滑稽()祈祷()倔强()不屑()愚笨()哄笑()嘘他()2根据拼音写汉字。qièqiè私语()心不在yān()一劳永yì()màn不经心()默默无wén()hèhè英名()3解释词语中加点字。漫不经心()一劳永逸()付诸行动()兴高采烈()心不在焉()4用下列成语写一段话。狗血喷头等因奉此5文学常识积累。本文题材是(),伽利略是()(国家)的著名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6根据课文内容把题目补充为一个完整的句子,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参考: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一个自由落体的实验并

3、获得了成功。) 【课内探究案】1根据课文内容,思考课题是否恰当、全面?要不要修改为“伽利略传”等? (参考:恰当,不要改,突出了这个实验是伽利略一生最重大的发现。) 2假设:你是伽利略的导师,请你为他写一个恰当的评语。 (小结:勇于创新、善于探索,热爱科学,不怕权威,勤于思考,不断实验等) 【拓展提升案】伽利略不相信权威,敢于挑战权威,但是,当他在权威面前,或者权威站在他面前,他与权威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历史上他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了

4、数学、物理学、天文学三门知识,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对植物、动物、天文、气象、数学和物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成果之多、范围之广,是前无古人的。亚里士多德力图以世界本来面目来说明各种自然现象,这是他的进步之处。但由于当时研究物理只是依*直觉和思维来进行,所以他的很多关于物理方面的论述,显然今天看来是错误。)  假如:伽利略做实验时,亚里士多德就在斜塔下,   思考:实验前后(!)、他们的心理活动              

5、              (2)、他们的对话 要求:请任选一题,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外搜集的资料恰当联想,字数不限。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 交流联想写作情况,深刻理解伽利略精神的可贵。 2、 学习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自主预学案】: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当两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作为的人相遇,他们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2、作业交流 学生:交流作业,互相评价。 教师:(注意:内容要有针对性,语言要得体。)3重点研究本文记叙和描写的写法。 (1)请同学们思考:本文是一篇积蓄伽利略生平的

6、人物传记的节选,人物传记一般按时间先后顺序写,而这篇课文为什么首先描写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的经过? (参考:选文未按常规写,这样从描写人物经历中最典型的一个场面落笔,能迅速地吸引读者,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是记叙的顺序中的倒叙写法。)  (2)、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勾画文中对伽利略的描写语句,并分析描写的方法或角度。 【课内探究案】1、选文第二段中说:“链条—似乎—,那盏—似乎—,尽管往返的距离越来越小”。加点字说明了什么?参考:说明这仅仅是一种猜想,假设,还需要加以证明(用词准确)。2、文章第五节“又是

7、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中的“又”字说明了什么? 参考:“又”字说明伽利略像这样异乎常人的猜想、假设很多,这只是其中的一个。  3、课文最后一部分写观看队伍的盛大和观众的“兴高采烈”有何用作? 参考:写观看队伍的盛大,表现这次实验影响之大,观众的“兴高采烈”写出了反科学的习惯势力的强大。 参考:写观看队伍的盛大,表现这次实验影响之大,观众的“兴高采烈”写出了反科学的习惯势力的强大。 【拓展提升案】课文第七节“今天,这项原则已应用于时钟计时、计数脉搏、计算日食和推算星辰的运动等方面”,除了这些,你知道这

8、项原则还用于哪些方面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