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港港城建成区面积达

陈家港港城建成区面积达

ID:37351907

大小:1.34 MB

页数:73页

时间:2019-05-22

陈家港港城建成区面积达_第1页
陈家港港城建成区面积达_第2页
陈家港港城建成区面积达_第3页
陈家港港城建成区面积达_第4页
陈家港港城建成区面积达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家港港城建成区面积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年,将化工园区打造成以新医药为主的新产业园区。打造东部海滨新城。实施工业邻里中心、创客城、五星级酒店、文化体育中心和港城医院等功能性项目。建设沿海万亩生态林场,沿海地区每年植树造林2000亩。到2020年,陈家港港城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人口突破10万人。第十四章强化基础设施支撑重点加强铁路、港口、公路、航空、航运、能源、水利和信息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第一节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围绕“铁路要联网、港口提能级、公路全通达、空港建枢纽、水运成体系”的要求,加快构建由高铁、高速、空港、海港、航道等构成的区

2、域对外大通道,连通大市区与各县城的市域快捷大通道,以内环高架路网为主体的市区快速大通道“三大快速”运输网络,基本形成分工合理、有效衔接、运输高效的全要素现代综合交通体系。铁路。布局建设“K”字形铁路干线网络,推进盐连、盐徐、盐宁、盐通、盐泰锡常宜铁路建设,构筑向北连接胶东半岛,向西连接京津冀、中原和西北地区,向南连通南京、上海、杭州的高速铁路网。加快推进大丰港区等沿海铁路支线建设,—76—实现快速铁路县县通目标,同步建设市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县级公铁换乘枢纽。港口。统筹推进盐城港“一港四区”专业化、集群化、联动化发展,开展东台深水大港前期工作。大力发展河海联运、公

3、铁水联运,完善多式样、一体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完善各港区服务功能配套,加快建立盐城港“大通关”服务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联运物流方式,厚植港口运营基础,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到2020年,盐城港货物吞吐量力争突破25亿吨。公路。围绕提高通达能力,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网络,积极推动盐宁高速、阜建高速南延北接、滨淮高速规划建设,全面建成盐丰高速。加快国省道建设步伐,形成“六纵十二横”干线公路网络,启动局部路段快速化改造,建成中心城市“一环五射”内环高架系统,一级公路总里程突破2000公里,实现市县、县县干线公路短直连通,主要港区、省级园区、4A级以上景区和重点镇通达

4、一级公路。切实提高农村路网通畅水平,以镇-村、村-村公路为重点,对5600公里农村公路实施提档升级,实现农村公交“村村通”。航空。围绕建成江苏沿海中心枢纽机场,加快南洋机场新站区及T2航站楼建设,拓展国际国内航线,加密香港、韩国等地航班,开通“一带一路”沿线的国际新航线,建设完善空港一类开放口岸。按照“县县通”的总体目标,规划布局通用机场。航运。实施淮河入海水道航道工程“三改二”,拓展滨海—77—港腹地范围。实施滨海港、射阳港疏港航道、连申线响水段、小中河、大宝线等航道工程。推进内河航道整治,形成“连城达港、通江入海连运河”的联运体系,实现主要港口、省级以上开

5、发区与通榆运河有高等级航道直接相连,依托干线航道建设一批现代化、规模化内河港区。第二节加快能源基地建设坚持“节约、清洁、安全”能源发展方针,加快千万千瓦级火电、千万千瓦级风电、千兆瓦级光伏发电、千万吨级LNG、千万吨级石油储备、千万吨级煤炭储配基地建设步伐,着力构建稳定、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体系。优化提升传统能源。积极推进滨海、射阳、大丰、响水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建设,新建一批燃机热电联产项目和调峰发电项目。依托港口优势开展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中转储运业务,加快建设中海油滨海港LNG接收站、滨海港中电投储配煤中心、大丰港储配煤中心,争取建设重大石油储备项目。

6、以市域内电源点、华东地区500千伏电网和国家特高压电网为主供电源,建设坚强电网,推动配电网智能化。加快推进中石油中俄东线天然气管线、中石化江北成品油主干线、滨海港LNG配套管线等一批油气主干管网工程,进一步完善油气集疏运体系。加快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天然气管网实现市县、镇区、中心社区全覆盖。—78—加快发展新能源。加快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科学统筹空间布局,完善开发体制机制。严格控制陆上风电,重点发展海上风电,全力打造“海上三峡”。坚持“双十”原则,加快建设响水三峡等4个8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开工建设国华东台等5个130万千瓦海上风电

7、项目,统筹推进一批海上风电前期项目。按照地面和分布式光伏电站并举原则,积极推进光伏应用,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示范基地。到2020年,全市建成海上风电25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占全市发电量25%。推广“新能源+”模式。积极探索新能源综合利用模式,推进“风光渔”、“风电水”等应用示范项目。拓展新能源在大数据等用户侧应用,在风、光、电、储和微电网方面探索打造全过程零排放绿色产业链,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第三节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洪减灾能力。组织实施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完成川东港、射阳河、新洋港、黄沙港等骨干河道整治,加快建设陈家港水库,推动面上中小河流整

8、治,继续实施城市防洪工程、海堤达标建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