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可转债到期未转股会计处理问题的思考

对可转债到期未转股会计处理问题的思考

ID:37353839

大小:1.18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1

对可转债到期未转股会计处理问题的思考_第1页
对可转债到期未转股会计处理问题的思考_第2页
对可转债到期未转股会计处理问题的思考_第3页
对可转债到期未转股会计处理问题的思考_第4页
对可转债到期未转股会计处理问题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可转债到期未转股会计处理问题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工作研究对可转债到期未转股会计处理问题的思考马燕【摘要】随着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近几年出现了转债持有至到期还本付息的情况,并引发了对可转债不能按预期转股的会计处理问题的思考。可转债到期偿还时,将初始确认的权益部分从“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更能体现可转换债券的经济实质。通过对新钢股份可转债案例的研究,对比分析目前会计准则与改进建议的处理方法,可为相关部门在制定准则时提供参考。【关键词】可转债;负债成分;权益成分;会计处理【中图分类号】F275.2【文献标识码】A

2、【文章编号】1004-0994(2016)34-0060-5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我国可转债市场已经发展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和《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关二十多年,这期间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繁荣,相关部门与机于可转债在发行时、存续期间、转股时以及赎回或回售时的构也不断颁布相应的管理办法,以促进可转债市场的健康发会计处理规定如下:展。经统计,截至2014年12月31日,我国2000年以后发行的(1)可转债在初始确认时要分拆其包含的负债和权益成可转债中,已经退市的有77支,正在交易的有27支。在

3、退市分。在分拆时,负债成分用可转债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反的77支可转债中,有3支到期偿付(唐钢转债和新钢转债没映;权益成分是发行金额与负债成分的差额。有转股成功,偿付99.9%,澄星转债到期偿付23%);有4支在(2)在转股之前,可转债负债成分与一般公司债券的处持有期间触发回售条款,其中创业转债回售了69%,其他3支理相同。回售份额很少;有11支持有至到期偿付剩余少量未转股债(3)投资人到期行权转股时,发行方应按约定的条件计券;剩余59支在到期前成功转股。算确定股本金额,同时结转债券账面价值,二者的差额记

4、入长期以来,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可转债”)的最终“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此外,还要把初始分拆确认命运似乎都是成功转股,无论是股价上涨触发赎回条款强制的权益部分一同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转股,还是转股价值较高促使投资者转股。投资者和发行人(4)如果企业发行的可转债附有赎回选择权条款,其在都理所当然地认为既然可转债是为转股而生的,也将以转股赎回日可能支付的利息补偿金,应当在发行至约定赎回期间而终。但是近几年却频现可转债全部持有至到期还本付息的计提应付利息,计提的利息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财

5、务费用。“怪相”,这就引发了对可转债不能按预期转股的会计处理问二、可转债到期未转股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题的思考。本文通过分析可转债持有至到期未转股,其初始1.初始确认时权益成分的分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确认权益成分的划分以及在持有期间未转股的权益成分不号》明确指出,为保持会计的一致性,即使认股权持有人到期计算利息费用的合理性,提出有关会计准则应该进一步细化没有行权,也要按照持有人选择行权转股的做法进行会计处和明确的方向。理,就是将原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的部分一、可转债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转

6、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我国于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可转债初始确认时分拆出的权益成分是转股权的价值,工具确认和计量》(CAS22),在此之前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初实际上就是可转债对应的正股的买入期权,并且其风险来源始确认不需要分拆权益成分,但是CAS22对嵌入衍生工具主要是可转债的正股价格,债券部分的价值是由债券的未来的会计处理作了相关规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现金流量决定的,主要风险是不能还本付息的财务风险。因【基金项目】四川城市职业学院计划项目“网络环境下会计教

7、学方法与教学改革途径选择”(项目编号:CS16JGYB11)□·60·财会月刊2016.34工作研究□此,两者的价值是由不同因素决定的,转股权与主合同在经的实际利息费用是用每期的摊余成本乘以根据初始成分划济特征和风险方面不存在紧密联系,转股权本身符合衍生金分计算的实际利率来计算的,也就是说,负债成分的利息费融工具的定义,可转债没有被指定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用是用同一个实际利率计算的,无论持有期间有没有转股行负债,所以应当将转股权单独进行确认,与主合同分拆核算。权,这样的做法显然有失偏颇。根据《企业会计准

8、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第七条的规三、可转债到期未转股会计处理的改进定,只有当衍生工具采用的结算方式是“以固定换固定”时,初始确认的权益成分在可转债终止确认时分以下两种才能确认为权益工具,否则应确认为金融负债。情况处理:如果可转债持有人行权转股,则依然按照企业会对转股权价值的初始确认使得确认的债券部分与实际计准则解释的规定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中发行金额之间有了差异,可以看作是折扣确认。按照目前的的权益成分转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