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与纳税人复习教案

财政税收与纳税人复习教案

ID:37359897

大小:82.4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2

财政税收与纳税人复习教案_第1页
财政税收与纳税人复习教案_第2页
财政税收与纳税人复习教案_第3页
财政税收与纳税人复习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财政税收与纳税人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财政税收和纳税人》复习教案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复习使学生识记的知识(1)财政、预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2)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范围。(3)税收的基本含义。(4)税收的基本特征。(5)财政收入的基本含义。(6)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2、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的知识(1)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的原则。(2)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意义。(3)我国税收的性质。(4)税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5)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应负法律责任。3、通过复习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的问题根据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说明公民应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自觉纳税,依法行使纳税

2、人的权利。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的原则。(2)财政的作用。(3)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4)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方法:归纳讲述图表引导表格归纳讲练结合时事引路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CAI课件教学课型:复习课。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和逻辑结构(这个问题由老师讲述)1、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创造出来的全部财富,有相当一部分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集中分配,这就设计财政和税收等问题。因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集中性分配,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税收则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本课的主要内

3、容就是介绍积累和消费的关系、财政、税收等基本知识。2、本课的逻辑结构本课介绍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过程,包括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的基本知识,由“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和“税收和纳税人”两节组成。二、本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4(这部分内容由学生归纳后教师小结)1.本课的基本概念(1)社会总产品(2)社会总产值(3)国民收入(4)个人消费(5)公共消费(6)财政(7)预算(8)财政收入(9)财政支出(10)财政收支平衡(11)税收(12)税收的强制性(13)税收的无偿性(14)税收的固定性(15)偷税(16)欠税(17)骗税(18)抗税(19)纳税人(20)增殖税(21)营

4、业税(22)消费税(23)消费税(24)企业所得税(25)个人所得税(26)关税2、基本原理(1)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2)积累和消费的关系(3)税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税收的基本特征(5)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三、教师讲解复习本课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对财政认识的几个误区。误区一:国民收入等于财政收入。分析: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其一,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掉生产资料后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就是净产值,称作国民收入。它是劳动者创造的新的社会财富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其二,国家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

5、资金就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的一个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组织收入、筹集资金的过程。从国家取得收入的形式来看,财政收入可分为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误区二:财政收入就是税收收入。分析:这种观点也是不对的,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财政收入的来源有四种途径:税、利、债、费。即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而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误区三:财政收入大于支出才是最理想的状态。分析:尽管财政支大于收往往会引发通货膨胀的发生。但是这也不并不意味着财政收大于支是最理想的状态。因为如果财政收大于支,节余过度,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

6、得到有效的利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实际上在预算和决算中,收支相等才是最理想的状态。误区四:财政收入越多越好。分析:①财政收入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取得的收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大力增加财政收入。②国家财政收入太少,会直接减少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降低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能力,最终也将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③但是,国家财政收入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是越多越好,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产生不利的影响,最终也回阻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2)对“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认识的几个

7、误区。误区一:把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意味着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不再重要。4误区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靠扩大财政赤字搞建设,会引发通货膨胀(3)对纳税人认识的几个误区。误区一:纳税人就是征税对象。误区二:只有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才是纳税人。误区三:所有人都是纳税人。四、单学科能力渗透结合点1、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的关系物质形态社会总产品各生产部门生产的产(使用价值)两者是统一的品总和有两种形态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用货币表示)2、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