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茶文化简史-陈文华

韩国茶文化简史-陈文华

ID:37377531

大小:249.3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2

韩国茶文化简史-陈文华_第1页
韩国茶文化简史-陈文华_第2页
韩国茶文化简史-陈文华_第3页
韩国茶文化简史-陈文华_第4页
韩国茶文化简史-陈文华_第5页
资源描述:

《韩国茶文化简史-陈文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韩国茶文化简史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陈文华中国茶文化何时传入朝鲜半岛,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看法,如有的人主张早在西汉时期中国茶文化就已经传入日本,有的则认为是在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因佛教从中国传入朝鲜而将饮茶之风传入朝鲜,等等。但是终因缺乏明确的文献记载而难以定论。朝鲜半岛北端与中国大陆的辽宁、吉林两省接壤,因此彼此来往较为方便,文化交流也较频繁。如早在三四千年以前,中国的稻作文化就传入朝鲜半岛。西汉时期甚至将之划入版图,设立了乐浪等郡。因此说中华文化早在西汉时期就传入朝鲜是不错的,但是当时是否就将茶叶传播过去,还

2、值得研究。因为西汉时期,饮茶还只是在巴蜀地区流行,尚未传播到长江中下游,也未在都城长安一带流行,更不要说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一带,因此当时就将饮茶习俗传播到朝鲜的可能性是不大的,至少是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只能是一种推论而已。至于有人说“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佛教由我国传入高丽,随着天台宗、华严宗的往来,饮茶之风亦进入朝鲜半岛。”云云,也有待确切史料来证实。因为至今尚没有文献记载说明早在4世纪末5世纪初之际,茶事已在中国的佛门盛行,也未听说过早期的天台宗、华严宗与饮茶有什么密切关系。佛门与茶结下不解之缘的是中国的禅

3、宗。禅宗的始祖菩提达摩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创始者。传说他在河南崧山少林寺坐禅时有一次打瞌睡,醒来后非常懊悔,就将眼皮撕下丢在地上,结果长成了茶树。这当然荒诞不稽,但也反映了禅宗与茶叶很早就发生了关系,也许达摩当时就已经饮茶提神。然而,达摩来中国是6世纪初(南朝梁武帝时期)的事情。禅宗的成熟则是在7世纪以后的唐代,而茶事的兴盛更是在8世纪中唐时期的事情。因此,文献上有明确记载的也是中唐时期的事情。据朝鲜高丽时代金富轼的《三国史记·新罗本纪》(第十)兴德王三年(828年)十二月条记载:“冬十二月,遣使入唐朝贡,文宗召对于

4、麟德殿,宴赐有差。入唐回使大廉持茶种来,王使植地理(亦称智异)山。茶自善德王有之,至此盛焉。”而朝鲜的史书《东国通鉴》也记载:“新罗兴德王之时,遣唐大使金氏,蒙唐文宗赐予茶籽,始种于金罗道之智异山。”善德王在位时间为公元632至647年(相当于中国唐太宗贞观六年至二十一年),也就是说,在唐代初期或者在此之前,茶叶已传进朝鲜。显然,从善德王至兴德王将近两个世纪之间,肯定还会有人从中国将茶树引进朝鲜的,只是没有文字记载罢了。兴德王三年这一次因为是唐代皇帝亲自赐予的茶树种子,由遣唐大使带回来,是个重要的事件,必然要在史

5、书上记载。又据高丽时代普觉国师一然撰写的《三国遗事》中收录的金良鉴所写的《驾洛国记》记载:“每岁时酿醪醴,设以饼、饭、茶、果、庶馐等奠,年年不坠,其祭日不失居登王之所定年内五日也。”这是驾洛国金首露王的第十五代后裔新罗第三十代文武王即位那年(661年,唐高宗龙朔元年),首露王庙合祀于新罗宗庙,祭祖时所遵行的礼仪,其中的祭品就有茶,这很可能是受了271中国南朝齐武帝“以茶为祭”的影响。这说明,在公元7世纪,相当于中国唐代前期的时候,朝鲜的一些地方已有饮茶习俗,因而才有以茶祭祀的现象。但是只有到了相当唐代后期(9世纪

6、)的兴德王时期茶事活动才兴盛起来,这也与中国在唐代中期以后饮茶之风才大为兴盛的现象相吻合。公元868年,年仅12岁的新罗国少年崔致远秉承父命到大唐求学,18岁中进士,一直在中国为官。有一次得到上级赐给他的新茶,专门写了一篇《谢新茶状》,其中有段写道:“始只采撷之功,方就精华之味;所宜烹绿乳于金鼎,泛香膏于玉瓯。若非精辑禅翁,即是闲邀羽客,岂其(1)仙贶,猥及凡儒,不假梅林,自能愈渴,免求仙草,始得忘忧。”看得出,他对唐代烹茶技艺是相当熟悉的,也是很有感情的。因此,当他于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回国时,就带了许多

7、茶叶上船。显然,回国之后,崔致远必然是一位热衷推广饮茶活动的人士。据说他还写了《茶谱》一书,可惜失传。总之,朝鲜茶事兴盛于9世纪不是偶然的。因此在新罗时代(668-892年,唐高宗总章元年至唐昭宗景福元年)是茶叶从中国传入朝鲜并开始流行于僧侣、贵族之间,也是茶道思想开始酝酿的时期。它为后来的高丽时代(936-1392年,后晋天福元年至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茶风鼎盛打下了基础。虽然朝鲜自善德王时期起就种植茶叶,但因自然条件局限或是技术水平不高,所生产的茶(2)叶一直品质不好,味道苦涩。因此直到北宋末年,社会上都喜欢饮

8、用来自中国的茶叶。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徐兢奉命出使高丽,回国后撰写《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一书,其三十二卷《器皿》三“茶俎”条记载了当时宋代的茶事情况:“土产茶,味苦涩不可入口,惟贵中国腊茶并龙凤赐团。自锡赉之外,商贾亦通贩。故迩来颇喜饮茶。益治茶具,金花乌盏、翡色小瓯、银炉汤鼎,皆窃效中国制度。凡宴则烹于廷中。覆以银荷,徐步而进。侯赞者云:茶遍!乃得饮。未尝不饮冷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