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ID:37378939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3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_第1页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_第2页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窗体底端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一、准确把握课程体系及目标价值取向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新的综合课程,在实施时,需要我们对课程的综合性做进一步的理解。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目的在于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形成整体思维的意识,并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一种课程类型。这种课程通过对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方式的整合,能够使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形成对世界全面的理解,并能够利用多种方法综合地解决现实问题。品德与社会在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上虽然具有多元性,

2、但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使学生获得知识或掌握间接经验并非该课程的主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在学生自己主动进行道德构建,体验和掌握社会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实现的。也就是说,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和能力”的三位一体。例如,我在教学《自画像》(山东人民版,下同)时,主要是通过正确地认识自我,积极进行自我概念与人格的建构,侧重点放在班级和学校生活中的定位,从“我”外貌特征引入,以儿童的自主活动“自画像”和“风采展示”开始,了解自己的特点,知道人各有长,发展了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在其成长过程中上很有必

3、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无法通过知识和道德概念去实现,这些东西并不是事先预设的内容和计划,而是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的活生生的体验,它以学生的真实感受为来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去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使学习过程成为有意义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随着体验的日益丰富和深刻,精神才会得到不断的升华。因此,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和体验,体现课程的过程价值,才能促进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效性。二、灵活地使用教材,变教材为学材品德与社会课是一种开放的、期待着使用者自己去完成的教材。在教学中感受到教材只提供

4、一些话题和范例,凭借这些话题和范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热情,调动他们的认知和经验、情感和体验。对教师和学生来说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结构,它虽有明确的导向,但没有唯一的答案,它在师生的互动中探寻各种可能的意义和答案。它为使用者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的空间。例如,《同学之间》这课的主题是“同学间友好相处”,课文从学生回忆与同学间相处过程中的美好事例开头,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体验同学间友好相处的美好与幸福;接下来,以“设身处地”为核心,引导学生体验课本上提供的情境中人物的心情与感受,从积极体验和消极体验两个方面对比中,使学生明白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5、给自己及他人带来的愉快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讨论与说理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在情感与社会认知的基础上,设计了学生中经常有的问题情境,引导同学进行辨析并给出正确的做法,上升到正确的行为;与学生一起总结同学间友好相处的黄金法则,使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指导其以后的行为与生活。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不是现成的教科书,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是师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经验;是教师、学生、环境和教材整体交互作用的动态统一体。学科、社会、自然、自我等都是课程资源的提供者。课程应向生活开放,向自我开放,课程应成为学生真实而生

6、动的生活世界。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感到新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范例,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它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因此,教材中的学习内容不一定全部是有定论的知识,允许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争论之中的问题,教材要给学生研讨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教材成为指导学生理解、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指导手册”或“工具”;成为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教材不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本身,而是为了以话题为中介进行交往,获得发展。三、构建互动的学习活动新课程强调构建师生互动的学习关系。因此,如何将教

7、学由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变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该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着力研究的问题。过去的品德课教学,教师注重把教科书中的概念、规则、知识转移给学生,强调知识和间接经验的传递,强调道德规则和道德概念的灌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学从不注意学生间和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建立。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这一条件下,教科书传授间接

8、经验的比例相对减少,通过师生互动产生的直接体验和获得知识的量加大。教学成为师生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是互动、不可分割的过程。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