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县署中寄舍弟墨》PPT课件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PPT课件

ID:37382421

大小:4.20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5-10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PPT课件_第1页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PPT课件_第2页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PPT课件_第3页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PPT课件_第4页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教学目的学习郑板桥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能够关爱他人,善待他人。体会本文感情真挚、语言明白如话的艺术风格。教学重点一、本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二、体会本文平易近人,不加雕琢,明白如话的艺术风格。作者简介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三岁丧母,由乳母费氏抚养长大。少时读书于江苏仪征。二十岁学填词,二十六岁设塾教学,业余时间研究诗文书画。他生活十分清苦。开始以卖画为

2、生。他中秀才后,四十岁才中举人,四十四岁考取进士。先后当了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十二年的官场生涯,使他目睹当时社会许多黑暗,他的一些施政措施,遭到豪绅的排斥,终在乾隆十八年去职。郑板桥一生艺术成就很高,他的诗多关心民间疾苦。书法“板桥体”(他自称六分半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前无古人。他的绘画,常以兰竹石松菊梅为题材,尤工兰竹,擅长水墨,极少设色。他的治印艺术虽不及书画艺术影响大,却是他书画艺术中不可缺少的特定形式,他在一幅画卷中常用印5-6方,最多则11-12方。郑板桥的诗书画印,一般赞之为四绝。他的书画

3、一向为人民所喜爱。“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在中国画史上说法不一,较为公认指: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近现代名画家如王小梅、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任伯年、任渭长、王梦白、王雪涛、唐云、王一亭、陈师曾、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潘天寿等,都各自在某些方面受“扬州八怪”的作品影响而自立门户。他们中多数人对“扬州八怪”的作品作了高度评价。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兰竹》画上题云:“板

4、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悲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幽兰图墨竹幽篁兰石图郑燮作品兰竹石图墨梅兰花郑燮作品兰竹双清竹石图郑燮作品菊石图兰石图郑燮作品幽壑兰泉图郑燮作品花卉图罗聘(1733~1799)清代画家。竹兰石易安像墨梅图李方膺(1695~1755)清代诗画家。竹石百龄图李鱓(1686-1762),清代书画家。《芭蕉萱石图》《忠孝图》红绿梅花图金农(1687-1764),清代著名画家。墨竹图玉壶春色图背景简介郑板桥出

5、生时,其家道已经衰落,家境十分贫寒。再加上他三岁其母亲汪夫人即逝去,先后被其乳母费氏、继母郝氏以及姑母所抚育,因而,他幼年生活是极其不幸的。早年的生活经历培养了他同情弱小关爱他人的品质,这成为了他后来亲民、爱民思想的深厚基础。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年及50岁的郑板桥始做范县县令。他在范县主政五年,为官清正,秉公办事,除恶邪,革旧弊,暗查明断,同情贫苦,深受范县人民爱戴,至今仍有“郑板桥是清官,不图银子不图钱”的民谣。本文就是他在范县任上写给堂弟郑墨的一封家书。内容解析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天地间第

6、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甚至于“求居四民之末而亦不可得”的观点。猛烈地抨击了当时“士”人之无德无行,虚伪、丑陋的品质,语重心长地告诫自己的堂弟要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如对于佃户要尽主客之礼,不要有贵贱之分。并且要关心、善待他们,体现了他的亲民、爱民思想。至今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四段:第一段嘱咐家人置办农具,作农事,善待穷亲戚朋友。第二段赞扬农夫“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的功劳,抨击“士”人的无德无行,虚伪和丑陋。第三段表明要关心、善待佃户,并要以主客相称,不要有贵贱之分,提出

7、人人平等的主张。第四段告诫家人不要贪求田亩,多求便是占人产业,提出平均的思想。一、感情真挚、坦率,平易近人,有如促膝对坐聊家常话,娓娓动情,感人至深。二、语言清新自然,晓畅易懂,无论是议论还是抒情,随手写来,不事雕饰,毫无滞碍。大量使用口语,明白如话如“忍气吞声”、“捱人笑骂”,读来生动自然,琅琅上口。艺术欣赏思考与练习一、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谈谈你对“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且求居四民之末而亦不可得也!”这段话的理解,并说说这种观点有何现实意义。返回在这段话中,郑板桥热情洋

8、溢地赞颂了农民对社会的贡献,猛烈地抨击了当时“士”人之无德无行,充分体现了作者重视劳动人民,尊重劳动人民的民本思想。这种观点对于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二、本文中从哪几个方面体现了郑燮“仁”的思想?1.以民为本尊重农民。2.亲民爱民,同情贫弱。3.主张人生平等,反对贵贱等级。4.平均土地。5.刻守经济原则,坚持政治立场(板桥家法)。三、对“板桥家法”,今天如何看?面对“世上连阡越陌,致百顷有余者”的土地兼并现实,板桥本人也无可奈何,无法改变这一不合理的现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