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课《称象》教学设计 郑海荣

21课《称象》教学设计 郑海荣

ID:37382939

大小:8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3

21课《称象》教学设计  郑海荣_第1页
21课《称象》教学设计  郑海荣_第2页
21课《称象》教学设计  郑海荣_第3页
21课《称象》教学设计  郑海荣_第4页
21课《称象》教学设计  郑海荣_第5页
资源描述:

《21课《称象》教学设计 郑海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称象》姓名郑海荣学科语文学校北京市民族学校年级一年级是否已实施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导本教学设计,力图体现: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节课将以语言的工具性为载体,文以载道,做到二者和谐统一。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教学设计,将围绕探究主题,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阅读、思维、体验、交流、提升的时空,使这一对话过程得以实现。教材分析《称象》一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1课的内容。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动

2、脑筋想办法,称象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讲读课文。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乌鸦喝水》、《司马光》,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认识到了用智慧解决问题的巧妙。课文语言生动,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曹冲七岁时想出好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事,讲述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学情分析1、22名学生基本能做到正确的朗读课文。12名学生能做到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4名学生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生虽然经过之前的学习和阅读,认识了大量的字、词,但是他们的生活范围还是比较窄,语句基础不深,学生对更加具体、形

3、象的句子理解有一定困难。有14名同学理解一边一边的意思,其中4名同学能用一边一边说完整话。有24名同学不理解一边一边的意思。3、有26名同学认识“称、象”等13个生字,12名同学不熟悉。4、有8名同学理解曹冲称象的原理,30名同学不明白为什么用船能称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人物对话的意思,用“一边„„一边„„”说句子。3.知道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培养学生注意倾听的习惯和乐于与人沟通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及学法渗透点学习重

4、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难点:1、理解人物对话的意思,用“一边„„一边„„”说句子。2、知道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学法渗透点:围绕探究主题,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阅读理解的学习方法。教学准备1.小实验的用具2.有关《称象》的课件。3.学生搜集有关曹冲的资料。教学流程示意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学目标4、教学过程5、效果评价6、设计特色教学过程(文字描述)(一)回顾旧知,谈话导入(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解答质疑(三)抓住重点词语品读课文,合作探究(四)扩展延伸(一)回顾旧知,谈

5、话导入1、课前监测,检查生字。设计意图:巩固字词基础,提高识字兴趣,为阅读课文打下基础。2、引入课题,称象。3、学生写字。(1)、课件出示象的字形演变,体会象形字的变化。(2)、学写生字“象”。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中国汉字文化的兴趣,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能按笔顺书写生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预设:为什么称象?大象那么重怎么称?设计意图:引发学生质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解答质疑1、自由读课文,小组交流填空。出示提示:

6、曹操得到了()想知道它的重量,官员们的办法(),曹冲()的好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曹操()。设计意图:新课标告诉我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行为”。在这里,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朗读,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生默读课文,提出问题。设计意图: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抓住重点词语品读课文,合作探究一、学习1——3自然段第一自然段:1、默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讨论交流,用曲线划出描写大象样子的句子。设计意图:通过对词句的朗读理解,在阅读

7、中感悟大象的高大形象,突出称象的困难,为下文官员和曹冲称象做铺垫。2、读一读,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同学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同学们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设计意图:读好人物对话所表达的意思,用“一边„„一边„„”说句子。第二、三自然段1、指导朗读曹操的问话。2、浏览课文,用横线“——”画出官员们说的办法。读后思考:曹操为什么直摇头?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讨论官员们的办法为什么不好,曹操摇头。)预设1、伤害了大自然,砍伐树木。预设2、伤害了小动物,大象都死了。预设3、不方便测量,太麻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生成的资

8、源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激发爱护树木和爱护动物的思想意识。3、对比出示曹操听了摇头。曹操听了直摇头。学生讨论交流两句所表达的意思不同。设计意图:学生讨论交流,归纳重点,体会词语直表达的意思,感受曹操对官员们想出的办法的不满意。与下文对比,感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