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

ID:37383454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3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_第1页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_第2页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攻击行为的概念 攻击性行为是指个体对他人进行身体或语言的攻击。攻击性行为在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表现,它一般表现为打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意向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工具性侵犯,即儿童渴望得到一种物体,权利或空间,并且努力去得到它,他们推,喊或者攻击挡路的人,例如:一个小朋友为了争夺另一个小朋友手中的玩具而打他。另一类是故意性侵犯,它意味着伤害另一个人,他打,踢,或威胁别人去痛打一个同伴,例如:一个男孩故意打一个小女孩,惹她哭。 二、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甲甲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在儿童心理学上被称之为攻击性行为,在小班像甲甲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由于他

2、们生理和心理发展都不完全,且模仿力极强很容易养成一些坏习惯。 小班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比中,大班的孩子差很多,因此小班幼儿所表现出来的攻击性行为也比中,大班的孩子越明显。有资料研究表明小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多因事而起,很少以人为指向,所以小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多为工具性的攻击,中班幼儿则两种类型的攻击性行为参半,而大班幼儿多以言语攻击为主。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小班幼儿的攻击占全部攻击性行为的50%,而中,大班幼儿则更多的攻击性行是以反击同伴攻击,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为主。幼儿攻击性行为在性别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男孩多以暴力攻击为主,女孩多以言语攻击为主。三、 影响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1、大众传媒

3、素       幼儿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完全,表达能力很弱,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差,但是模仿能力很强。不良的环境也会影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大众传媒是接触的最多的一个社会环境,但是一些不良的大众传媒,例如电视中的暴力场面,动画片中的打斗动作等等都会给幼儿带来不良影响。特别是小班的幼儿,特别是小班幼儿经常看动画片《奥特曼》,学者片中的暴力动作,口中喊着:“奥特曼变身,消灭怪兽。”之类的话,对周围的小朋友发起攻击,弄得别的小朋友哭泣,有的小朋友就再也不敢靠近他们。有资料表明,经常看暴力影视的儿童,容易出现攻击行为,经常看暴力性的电视,动画片,玩暴力性的游戏都会使孩子的攻击性心理增强。案例中的子豪就是

4、一个受大众传媒影响的孩子。长期以来,父母给买的动画片中都是《奥特曼》,他一边看片子,一边学着动作,攻击陪伴他看电视的人或者是靠近他的人,攻击性行为就越来越严重了。这种影响因素是值得注意和引起重视的因素之一。2.家庭教育因素: 如果一个幼儿成长在一个矛盾重重,你争我吵的家庭里,父母在孩子面前大打出手,那么孩子也会耳儒目染,学会了一些攻击性行为。另一个方面,现在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家中的老人,孩子家长都比较溺爱孩子,过于放任对孩子的教育,见不得孩子受半点委屈。让小班幼儿养成了这种攻击性行为的习惯。如有一个小班的幼儿在偶然几次的攻击性行为后,得到了便宜,尝到了甜头。其攻击性行为的欲望就会有所增强

5、,若在受到其他孩子或家长的赞许,其攻击性行为就会日益加重。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教育方式不当,甚至树立一些负面的榜样示范,那么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将会越来越严重,让孩子变成一个好斗的人,当别人不小心碰到他,也会被他视为自己的攻击,从而进行攻击,有的甚至会为此铸成大错。3.遗传因素:近期的心里学家研究表明,在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大约占百分之五十,其余的百分之五十中有一部分是家长与孩子相互作用所导致的。所谓的遗传并不是父母打人,骂人等一些具体的行为遗传给孩子,他们遗传给孩子的只是神经活动类型,比如情绪容易激动,兴奋性强,反

6、应速度快等自然特征。这些具体的自然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中就会产生攻击性行为。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方面,有坏脾气的家长一定要有耐心。4.个体成长的阶段性因素:小班幼儿大都在3—4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语言发展虽快,但多数语句表达不够清楚,很多的时候是用动作来代替的,所以有些孩子会无意识的出现攻击性行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模仿力极强,因模仿而出现的攻击性行为也很多。由于每个幼儿的个体气质不同,加之个体发展不完善,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容易兴奋,加之好奇心强,往往在新的刺激下会产生不合常规的现象。3—4岁的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且多愿玩相同的玩具,如果相同数量的玩具较少时,小班幼儿在与同伴交往时往往会出

7、现工具性的攻击行为。小班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刚刚开始发展,不能较好地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四、幼儿园教育矫正措施:小班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的频率很高,加之小班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所以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也会增多。因此幼儿园的教育矫正工作很重要。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凡人生所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由此可见,孩子们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任何不良的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