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 (2)

登鹳雀楼 (2)

ID:37385579

大小:3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3

登鹳雀楼 (2)_第1页
登鹳雀楼 (2)_第2页
登鹳雀楼 (2)_第3页
登鹳雀楼 (2)_第4页
登鹳雀楼 (2)_第5页
资源描述:

《登鹳雀楼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7、登鹳雀楼(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并能工整、美观地书写生字。3.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检测工具:1.填写合适的量词一()楼一()红日一()绿叶一()山一()诗人一()鹳雀2.我会读,也会填《登鹳雀楼》的作者是()代诗人()。他登上鹳雀楼,看到()即将落山,()奔流入海。想到了(),()这句诗,后人也常用这句诗来激励人们要不断向前。教学过程:一、激

2、趣导课,理解诗题。6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古时候,经常有鹳雀鸟飞临居住这座楼而得名。它位于黄河东岸,楼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很多诗人登上鹳雀楼,俯临黄河,留下许多诗词名篇。而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最为有名。2、板书课题:登鹳雀楼解释每个字:登,登这个字在《青蛙看海》这节课已经学过了。凡是带有撇和捺的字写时要舒展一下,登这个字下面是个豆。鹳,这个字是本诗中笔画最多的一个字,这个字右边是只鸟。雀:上面是个小字头,雀这个字,小字头我们在脚尖的尖中学过这个部分,那下面部分是“隹”

3、部,隹这个字一般都跟鸟有关,比方说“小鹰学飞”中的“鹰”,雁过留声中的“雁”都有隹部,所以它指的一种鸟,凡是带有隹部的这个字,写的时候距离要紧一些。“楼”古时候的楼都是木制结构的,那木当偏旁的时候把捺变成点。那楼这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作为偏旁时要把木写得小一点,这叫做左窄右宽。所以诗的题目应该这样读:登/鹳雀楼。全班齐读。二、民主导学任务一:初读古诗学习生字任务呈现: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试着读出古诗的节奏,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自主学习:学生读古诗、自学生字。展示交流:1、要想学一首古诗,要先把它读好,指名朗读古诗。62、指导读出节奏登/鹳雀楼 白日

4、/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学习生字鹳雀楼一共三层。那么每一层都会给你们带来一些生字宝宝。如果你们读准了,我们就可以一层一层的登上去了。①现在看第一层:谁来读?“入层”其中“层”是平舌音。②第二层要给你们加大点难度了。三个字了。依河目③第三关,那我再加大点难度。最后抽查一下,随便从中挑几个字。现在我们三层楼都登上了,没有难住你。那如果你能接受住下一个考验,你就能站在最高的一层楼上看到美丽的景色了。你想不想看?再出示易混淆的生字指导写字,注意笔顺。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教师运笔,重点区别“人”“入”的写法,强调第二笔捺的

5、位置,可采用儿歌指导记忆:“人”“入”笔顺都相同,不同之处要分清,“人”字捺在撇下面,“入”字捺在撇上边。千:去掉一笔是“十”。明白区别之后在手掌心写这两个字。任务二、品读诗句任务呈现:认真读古诗,画出你不明白的地方,先自己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1、6小朋友们是不是发现古诗跟我们平常的课文比起来,有点难理解啊。但小朋友别着急,让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的插图,图上画了什么呀?(在哪里看?他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感觉怎样?)2、我们再来仔细地读诗,先读诗的第一句话。出示“白日依山尽”,指名读。问:白日指什么?(必要时解释为何称“白日:可能是因为想和早上初升的太阳区分开

6、来,所以称为白日;可能是因为当时山谷里的云雾很重,遮挡了太阳的光线,使得太阳看上去成白乎乎的了)太阳怎样呢?看图,读句,想。依山是说太阳下沉时是怎样的?(紧挨着西山)依山尽是说太阳——指名再说说这句诗描绘的情景。我们来把这个壮观的情景画下来吧?怎样画呢?简笔画:连绵起伏的山让生添画“白日”,再次感受“依山尽”。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这句话谁能读好?指名读,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她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景?)再指名读,齐读。3那第二句写的什么呢?读“黄河入海流”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指说。从这句诗的哪里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入海流)那我们能用我们的朗读表

7、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吗?指名,评,读出气势。4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大海。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这景象是多么壮丽啊!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读读,好好的欣赏一下这种壮丽的景观。(示第一句话)指名,两边赛读,齐读。5真有气魄呀!此时的诗人他在鹳雀楼的哪里呀?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在想什么,引读——引:千里目指怎样?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哪个字表示还要登楼?示“更”。(只要再登一层就足够了吗?一层并不是真的一层,而是还要往上的意思。)6引导说:诗人想:要想——,就必须要——。(如果站在原地的话,

8、再好也只能看到那些景色)这是因为——?让生试说。(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