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敬亭说书》导学案

《柳敬亭说书》导学案

ID:37392054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3

《柳敬亭说书》导学案_第1页
《柳敬亭说书》导学案_第2页
《柳敬亭说书》导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柳敬亭说书》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柳敬亭传》导学案一、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及工具书,做练习。柳敬亭说书①张岱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癗,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哱力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着色,细微至此。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稍见下人呫哔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每至丙夜,拭桌剪灯,素

2、瓷静递,欵欵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不齰舌死也。柳麻子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故其行情正等。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土木形骸,善说书形骸:身体B.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书帕:请柬与定金C.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婉娈:美好D.闲中着色,细微至此闲中:休闲中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与本传大异则与斗厄酒B.素瓷静递,欵欵言之惟君图之C.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D.然其口角波俏乃使其从者衣褐

3、3、下列各组中,全部表现柳敬亭说书技艺高的一组是()①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②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③闲中着色,细微至此。④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⑤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⑥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A.①③④B.②⑤⑥C.②③⑤D.①④⑤4、下面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敬亭虽然其貌不扬,但说书技艺高超,是南京当时走红的两名角之一。B.柳敬亭性格怪僻武断,说书时容不得别人说话、打倦,一发现别人不认真听就罢说。C.柳敬亭说书善于描写刻画再创造,往往与书本文字不同。D.柳敬亭说书

4、技艺高妙,会让同行们惊叹不已。5、下面对课文的赏析文字,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先写主人公形体外貌的丑陋,再写说书技艺的高超,极受欢迎,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B.本文将柳敬亭与王月生对比,是为了进一步突出柳敬亭在演艺界的极高地位和影响之大。C.作者写主人公说书时,需要别人先剪好灯,拭净桌,递上茶,这些细节描写,从侧面表现了人物孤傲的缺陷。D.作者说“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齰死”,运用了夸张、对比烘托的手法,目的在于强调柳敬亭说书技艺水平之高。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2)稍见下人呫哔

5、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3)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故其行情正等。二、练习参考答案:1、D闲中,指不经意处;2、D指代,他的(A和,连词;给;介词;B助词不译,代词,这事;C来,用来;介词;然而,连词)3、C(④柳敬亭对环境听众的严格要求,⑥写柳敬亭的情态衣饰)4、B“性格怪僻”说法错,“怪”其实表现出柳敬亭的自尊自爱和敬业精神。5、C“表现了人物孤傲的缺陷”说法有误,只说明柳敬亭不允许别人轻视自己的劳动,是位很自尊敬业的人。6、译文参A案译文中画线处。(略)、师当堂检查评点练习(二),并做针对性指导四、问题讨论,课堂探究。1、对于同一传

6、主,两位作者写作角度有何不同,作者分别选用哪些事件,突出传主怎样的个性特点?(明确)《书》采用焦点式叙述,着眼点集中在说书上,为说明其说书技艺高,深受欢迎。特意选择十日前预约,报酬高,对环境要求苛刻,说书神态,现场效果等细节,从而具体形象地刻画出柳说书不仅艺术感染力强而且十分敬业,柳还是位做事力求完美且自尊自爱的人。《传》采用是一个纵向、动态、线性的描述方式,它所述事与说书有关,但不囿于说书本身的描写。作者从知人论世宏观角度,着力描写柳学说书,结交宁南伯,重操旧业三件事,从中表现出柳敬亭不仅做事执着,勤奋好学,而且情感丰富,艺术感悟力强;同时揭示爱国之

7、情是他说书技艺水平再次提高的重要原因。2、为突出人物性格,两文采用了哪些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方面有怎样的作用?(明确)《书》一日只说一回,需十日前预约,②说书时听众必须保持安静,③世上说书人不能与之相比,④与当时名人王月生相提并论等;这些细节从正侧两方面有力烘托并形象勾画出柳说书的高超技艺,简约的语言也给人们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传》主要选择了三件事:①逃死罪为谋生学说书而成名,②辅宁南伯而显贵,③国变后重操旧业;在作者精选的三件事中,其实也存在着很巧妙的因果逻辑关系,学艺成名才有机会结交宁南伯,辅助宁南伯才能增加阅历,而增加阅历才能重操旧业并

8、更上一层楼。本文文字简约、环环相扣,文章结构紧凑而精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