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案模板1

草原教案模板1

ID:37394694

大小:27.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3

草原教案模板1_第1页
草原教案模板1_第2页
草原教案模板1_第3页
草原教案模板1_第4页
资源描述:

《草原教案模板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三)、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二、教学课题《草原》教养方面:1、学会本课1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感悟草原景色美。3、能正确完成课后题。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育方面: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草原美。人情美。文字美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欣赏能力、语言表

2、达能力。三、教材分析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

3、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百度知道http://www.nipic.com/show/1/47/4770998k57f7294a.html四、教学方法本文作为“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教学难点一是品味优美的语

4、言,体会表达方法;二是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五、教学过程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1、2段,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二)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内容及作用。  (三)了解文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四)背诵课文第1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二)背诵课文第1段。教学过程:一  (一)讲读第1段。    1.默读,分层次。思考: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分几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课文第1段写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

5、的景象。课文分两层写。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写产生的感想。)    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     (读后讨论。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3.细读、思考: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      (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2)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      (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    (3)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6、      (让学生自己出声读第1段第1层,要求学生细心体会,认真想象。重点说说下面三个句子: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②“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③“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说一说“境界”一词的意思。读时注意理解“既……又……”的并列关系;可用“美丽”或“壮丽”与“奇丽”作比较,理解“奇丽”一词用得恰到好处。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达

7、作者感受的两个句子。)    5.指导学生背诵第1段课文。     (让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和景物特点,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课文熟读成诵。)     小结:祖国的草原这么美。这段课文思路清晰,从看到的到感受到的,按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点来写,把景物和感受联系在一起,即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初见草原的景物时主要运用了静态描写,为我们展示一幅草原静态美的图画,但静中又有动,例如写羊群。  (二)讲读第2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