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文学“谱系”中的张爱玲现象(I)

一种文学“谱系”中的张爱玲现象(I)

ID:37395379

大小:8.14 MB

页数:144页

时间:2019-05-23

一种文学“谱系”中的张爱玲现象(I)_第1页
一种文学“谱系”中的张爱玲现象(I)_第2页
一种文学“谱系”中的张爱玲现象(I)_第3页
一种文学“谱系”中的张爱玲现象(I)_第4页
一种文学“谱系”中的张爱玲现象(I)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种文学“谱系”中的张爱玲现象(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一种文学“谱系”中的张爱玲现象姓名:陈小民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指导教师:曹惠民20071001一种文学“谱系”中的张爱玲现象内容提要想到的应该是“华丽"和“苍凉”这一类的词藻。总体看来,精致生活的情调和对文明的忧虑,是张爱玲作为文化符号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批评张爱玲及其作品时,我们应该摒弃主观的偏见,抵制貌似权威的误读,让张爱玲回归张爱玲本身,她不是天使,只是凡尘俗世中的一个女子,顶多只是一奇女子而已。就本文选择的论述对象来说,我们认为:张爱玲属于那些凤毛麟角的少数派。既然是选择,其理由和标准与20世纪初期在中国

2、大陆兴起的“五四"运动有着必然的关系。“五四’’精神构筑和引导了新文学的发生、发展。同时,也形成了近一个世纪以来批评作家创作价值的重要标准。当我们在此时的历史坐标点上,摆脱彼时历史场域的束缚后,我们就能清晰地发现:这种“五四”精神在民族非常时期与政治的联姻,造成了对其本身的单向性、强化性、凸现性的片面理解。依赖这种理解,我们会发现“五四"所提倡和滋养的“战斗精神”成了书写文学史和批评、定位作家的惟一标尺;而其精髓中对“人”自身的发现、实践、实现则通常被隐匿在时代“宏大叙事”的背后,这类作家及其作品也自然被忽视,即便是提及也被置于“五四”精神的对立面,如

3、: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周作人、林语堂等作家及其创作。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大陆出现的大众消费文化是一柄典型的“双刃剑’’。一方面,它无情地解构了“文学的经典”和“经典的文学”;另一方面,它又让我们能够清醒地发现究竟什么才是“文学经典"和“经典文学”。也只有在这种历史场域中,我们方可理性地审视、鉴别那些漂离政治、远离主流意识形态的作家及其作品。这类作家及其作品通过发现人的局限与时代精神应和,铺写了“五四”文学的阙失,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不灭的生命力。现代己经成形的文学史,其挑选、批评作家及其作品价值的标准完全服从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自然无可厚非。

4、历史的组成并非一成不变,统治阶层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不同的时代表现出不同的政治标准,那些被挑选出来主修代表统治阶层的文学史的人,很快被历史长河湮灭,其挑选的标准也随之消失殆尽;惟一不变的是蕴涵在文化传统中的“人’’的光辉。因此,对在20世纪中被置于“五四”精神对面的作家及其作品实事求是、切中肯綮的批评和对这种文学传统的关注,是重新认识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前提。王德威等海外汉学家将张爱玲尊奉为“祖师奶奶”,并提出了“张派"一说,即在两岸三地有一批作家“私淑”张爱玲,这些作家形成了一种“谱系"式的与张爱玲的类似。其实,张爱玲并非是天生的“祖师奶奶”,她同样师承于前

5、人,文一种文学“谱系”中的张爱玲现象内容提要学身份中的张爱玲身上流着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她也只不过是中国传统文学这根藤上的一个瓜而已。这根藤集中地表现为:在“大我"的背景下抒写“小我”,在“庙堂"的威仪前绘画“江湖"的色彩,在“载道”的弦音下传唱“言志"的情怀。因此,在张爱玲前面,至少有着曹雪芹这样的传统文学大师,在她的身后,同样有着苏童、叶兆言、王安忆、白先勇、朱天心等等大大小小的瓜果。这根穿梭于我国久远历史长河中的藤,在20世纪的中国集中表现了如下的特征:首先是思想意义上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其次是主题上明显的市民意识;第三是沉重历史感中的人

6、生凄凉与衰亡;第四是迷茫的人生态度;第五是张派小说的美学特征。本文所要论述的是作为所谓“谱系"中的张爱玲的创作,以及与张爱玲密切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两岸三地的作家之创作。和王德威们有所区别的是,本文不仅要发现他们对张爱玲的传承,更要探究他们对张爱玲式的创作的开拓创新;不仅要考察他们“谱系"式的关联,更要实事求是分析他们非“谱系”式的疏离,以找寻到这种蕴涵着传统的“人"的光辉文学之生命力所在。关键词:张爱玲张派谱系非谱系传承作者:陈小民指导教师:曹惠民EileenChangPhenomenoninLiterary。"Pedigree’’AbstractCh

7、angPhenomenoninLiterary“Pedigree"AbstractInourcountry,greatchangeshavetakenplaceinthestudyofcontemporaryliteraturesincetheendofthe1970s.Accordingtothispaper,therearethreekeywordsappearingduringthisperiodoftimethatcanoutlinethecourseofthischangeonthewhole:reformandopening-up,mode

8、rnizationandglobalization.Whileintheprocessofc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