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影响珠宝价格的因素

研究性学习-影响珠宝价格的因素

ID:37408549

大小:1.62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12

研究性学习-影响珠宝价格的因素_第1页
研究性学习-影响珠宝价格的因素_第2页
研究性学习-影响珠宝价格的因素_第3页
研究性学习-影响珠宝价格的因素_第4页
研究性学习-影响珠宝价格的因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影响珠宝价格的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组长:孔欣愉组员:梁敏婷郭敏玲周铭健冯嘉俊影响珠宝价格的因素研究性学习影响珠宝价格的主要因素1.审美因素     美丽是构成宝石的主要因素之一,宝石如果不美,就不能称其为宝石。如工作用钻石,由于内部不洁净、颜色太深、没有“火”或“出火”不好,而不能用作宝石。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把珠宝玉石当作一种特殊的美物。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把宝石比作“少女的眼泪,天上的星星,圣贤者智慧的结晶”,珠宝首饰具有内在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为色彩美(颜色艳丽)、晶莹美(透明度好、光泽强)、特殊光学效应美(某些宝石具有变彩、变色、星光效应、猫眼效应、砂金石效应等特征),以及作为珠宝首饰的款式美(各种首饰款

2、式所表示的艺术品美)等等。2.耐久因素     耐久也是构成宝石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用作首饰的宝石,一般都具有较大的硬度(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等)、较强的韧度(如翡翠、软玉等)和稳定性(即宝石抵抗由于光、热、化学反应作用而褪色和变化的能力),因此宝石一般具有耐磨、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的特点。也就是说,在人们佩戴珠宝首饰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爱护,宝石的美是长久的,不会被腐蚀和磨损。3.稀有因素     稀有也是构成宝石的三要素之一,对于宝石来说,稀有性在决定其价值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产量越少需求越大,价值也就越来越高。反之,有些宝石,在自然界分布较广,需求也不小,但价

3、值不高。如紫晶,其颜色非常美丽,宝石特征也较好,因其产量较大,故价值相对较便宜。而高质量的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猫眼石,由于自然界分布极为稀少,而导致供求之间的差距较大,因此价值昂贵。稀少可以导致宝石的价值升高,但有必要注意到的另一方面是有些宝石太稀少了,以致人们逐渐忘记这种宝石,也就慢慢地没有需求了。道理非常简单,因为没有人会去宣传几乎没有的宝石。4.需求因素     需求也是影响宝石价值的因素之一,人们对珠宝的需求,首先就在于它的美丽、耐久和稀有,然后是消费者对它的认识、欣赏和重视。对某种宝石的需求量越大,则宝石的价格也会随之上涨。如具有特色的坦桑石和铬钒钙铝榴石都具有很好的

4、宝石学特性,但过去由于一直未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近来才开始涨价,其原因就是愈来愈多的人懂得欣赏它,导致需求量增大,加之宝石本身产量有限,因此价格也就节节上升。此外,需求还与宣传有关,如本世纪60年代,美国的林德公司大力宣传推销它们公司生产的人工合成星光红宝石和星光蓝宝石,导致消费者对带星光的红宝石、蓝宝石的需求上升,当然价格也随之上升。再者,名人佩戴的饰物,对公众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如戴安娜的结婚戒指是用蓝宝石做的,她特别示喜好蓝宝石和珍珠,令80年代的珠宝市场对这两种宝石的需求突然增加,这充分说明了“名人效应”对宝石需求的影响。5.传统心理因素     这一因素经常容易被忽视,实际

5、上,人们的传统心理也是影响宝石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宝石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已使广大公众熟悉并懂得了如何用宝石装饰自己,如何用宝石来作某种祭物,如何用宝石来作为物质交换的媒介。所有这些活动,如大量的广告宣传、皇宝及贵族的实际应用,教堂把宝石用作祭物的象征,以后宝石又发展作为博物馆的陈列品等,经久不衰。6.其他因素     由于宝石产量较小,且产出某一特定区域。因此宝石产地的政治和经济因素对宝石的供应构成影响,也会影响到某种宝石的价值。此外,开采宝石的成本高低,也是影响宝石价格的重要因素,再者,宝玫瑰 体积一般较小,便于携带,况且价值较高,便于转移,在保值方面大大地优越于其他商品。这一特

6、点可以影响大批皇家贵族及富翁投资于珠宝,由此也可以影响到宝石的价值。调查问卷1.你觉得钻石用来做什么?a.求婚b.增值c.送给父母2.你购买珠宝的频率?a.经常会b.偶尔会c.从来不会3.你认为什么价位的珠宝对你来说足够了?a.3000以下b.3000-7000c.7000以上4.珠宝降价对你的购买频率有没有影响?a.有b.没有c.不影响5.购买时,你会选择怎样的珠宝?a.漂亮的b.具增值能力的c.名贵的调查结论:·外型独特,色彩艳丽,质地优良的天然珠宝玉石越是能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经济社会环境会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地方的传统宗教会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结论:(一)获得亲身参与研究

7、探索的体验(六)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五)学会分享与合作(四)在交流、研讨中,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学会敢于和善于申辩。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