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初中化学教材特点比较

中外初中化学教材特点比较

ID:37408840

大小:6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3

中外初中化学教材特点比较_第1页
中外初中化学教材特点比较_第2页
中外初中化学教材特点比较_第3页
中外初中化学教材特点比较_第4页
中外初中化学教材特点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初中化学教材特点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外初中化学教材特点比较内江市中区教研室曹开华摘 要:对中外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教材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概括了各自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指导国内初中化学教学和教材编写提出了具体建议。关键词:初中;化学;教材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实施的今天,认真回顾与审视中外初中化学教材的改革实践,反思、总结教材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于进一步深化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指导初中化学教科书的编写和初中化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国外初中化学教材分析20世纪50年代末,一场世界范围内的科学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美国率先起步,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紧随其后。由于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

2、、教育体制、文化背景的差异,其课程改革并非完全一样。概括来说,初级中学的化学设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实施的综合理科形式;二是德国实行的分科化学形式。现就这些发达国家的初中化学教材做一简要分析。(一)综合理科形式中的初中化学美国、英国、日本的初中化学虽然都是实施的综合理科形式,但各具特色。(1)美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的中学基本上继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类型和学制,以综合中学和职业中学为主,“八四”和“六三三”学制并存。由于战后美国教育界反对学生过早职业化,所以初中阶段是不划分类别的。也就是说,美国的初中一般不设置分科化学,

3、而开设普通理科(GeneralScience)课程。在高中,化学作为选修课程来设置。(2)英国。受美国科学课程改革的影响,1962年,英国编制了纳菲尔德普通水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方案,供11~16岁学生使用。其中,普通水平化学课程方案(0—levelChemistryProject)的内容有实验和理论材料两部分。实验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备有各种设备的实验室中进行实际操作的技能。该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在做完每一次实验室作业后进行综合并做出结论的技能。理论材料部分:这一部分以“化学所使用的一些概念”为标题,其内容除了一些描述性的化学知识外,还有定量分析

4、、能量变化、原子结构等理论知识,与生产相联系的知识,以及化学与社会的知识。(3)日本。日本的初中理科按物理、化学、生物、地学的综合知识组织课程内容,并根据内容的不同,将其分为“二分野”。第一分野主要是物理和化学知识的综合,第二分野主要是生物和地学的知识的综合。1969年日本文部省颁布了初中理科学习指导要领,其中对第一分野提出的目标是:第一、发现关于物质和现象中的问题,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收集信息、进行推理、设立假说、实行验证、发现规律、解释自然现象的方法。第二、理解根据物质的特性,可以把它们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以及能量守恒,借以培养从宏观看物

5、质的方法和思考方法。第三、理解物质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构成的,理解粒子的模型在考察各种现象中所起的作用,培养从微观观点看物质的方法和思考方法。第四、理解自然现象伴随着能量变化和能量守恒,借以培养对自然现象从能量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的方法。在实现上述目标的课程内容中,初中理科第一分野涉及到的化学知识内容主要有:(1)物质的特性。测定各种物理量,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的重要性及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等物质的特性。物质的量,密度,熔点和沸点,溶解性。(2)气体的鉴别和分离。使学生考察鉴别主要气体的方法以及利用物质的特性从混合物中把特定的物质分离出来的方法。气体

6、的鉴别,物质的分离。(3)物质的三态。使学生对物质的连续性看法和粒子性看法进行比较,根据粒子模型考察物质的状态变化等。物质的粒子模型,气体的压力和粒子运动,热和粒子运动。(4)物质和原子。使学生理解物质有单质和化合物,以及与化学变化有关的物质的量和体积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根据原子和分子的模型考察物质的组成和化学变化的过程。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变化的数量关系,原子和分子,化学变化和能。(5)物质和电。根据离子模型使学生考察酸、碱的特性及中和、沉淀反应等,从而使学生了解各种物质的基本结构。离子,离子反应,物质结构。(二)分科中的初中化学德国的中学主要有主体中学、

7、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等三种类型。分科化学并不是在所有中学都统一开设,而主要是在一些州的完全中学第一阶段(初中)开设。现以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1993年颁布的完全中学第一阶段化学“课程纲要”为例,明确规定了初中化学学科的内容包括三个领域:(1)关于物质的探究、物质性质的验证、物质的变化、能量转化;(2)对于化学基本概念的描述、用模型和理论(规律、原理、定律)来阐释化学过程;(3)化学知识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负作用。在第一个领域中,观察物质、了解其性质、描述其变化,要通过实验认识物质的变化及伴随着能量转换的现象。物质的鉴别、制造及寻找最佳的制造过程。通过实验研究

8、物质变化的规律性,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所表现出来的性质的相似性,通过系统化使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