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孝文化 百善孝为先

中华孝文化 百善孝为先

ID:37419337

大小:5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23

中华孝文化 百善孝为先_第1页
中华孝文化 百善孝为先_第2页
中华孝文化 百善孝为先_第3页
中华孝文化 百善孝为先_第4页
中华孝文化 百善孝为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孝文化 百善孝为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华孝文化     百善孝为先——记三峰殿口孝文化园           撰稿人 刘 鑫浙江大学哲学系朱法贞教授说,孝敬父母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孝作为众德之一,受着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应当遵循之最高原则的“义”的节制,而成为美德,影响极为深远。中国人之重孝道,几乎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大特点。在我国,孝的观念深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一位全面地系统地论述孝道的人。充满温情的“父慈子孝”作为华夏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经孔孟儒学的发挥以及历代帝王的提倡,在古代确实是深入民心。自秦代后,“不孝”甚至被

2、定为大恶大罪之一。从表面上看,“孝”是宗法社会中的家族伦理,其实它还是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对生命及文化的尊重与感恩。“孝道”亲情不仅体现了自然的天伦观念,更是人类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孝养长辈不仅仅是个人对家庭尽伦,更是对社会尽职。它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尊老、敬老、爱老,是我们引以为荣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共中央下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都明确将“尊老”作为家庭美德的首要行为准则。一、孝文化的起源及历史变迁。从孝的产生时间看:由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的卜辞中已有“孝”12字,因此,孝

3、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商周时代之前。有学者认为,孝产生与原始末期的父系氏族,可以得到考证的,即孝大兴于周代。从孝的选字与释义看:“孝”之选字经历了从图、符号到文字的过程,是一个会意字。中国古文字学者作《说文解字》对“孝”字的解释为“是完善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其作者许慎以中国古小篆为依据,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在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中,其首篇之一《释训》中对“孝”的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辞源》对“孝”字注释的第一义为:“旧时称善事父母为孝。”《尚

4、书·尧典》:“克谐为孝。”《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因此可以说,孝字的注释义应该是子女对父母的善行和美德。从孝的初始适用范围看,有研究认为,孝之初始义之一的尊祖敬宗,孝之初始二是生儿育女,传种接代,综上所述,孝之初始义主要适用于部落家族内部的家庭伦理。将孝道思想首先伦理化并将其应用于社会实践的是《孝经》,《孝经》对孔、曾、孟等人的孝道思想进行了全面的继承和阐述,并对孝道的内容进行了广泛化,使之政治化。不仅将孝道之义推广至社会,以解决国家政治的君臣关系,还一举把孝道推上以孝治天下的及至地位。12由于将孝道与忠君联系为一体,并进一步从以

5、孝事君推及以孝治国,孝道思想亦由家庭伦理道德上升为社会公众道德和国爱政治道德,使之具有了浓厚的政治色彩。至汉代以后,孝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容得以不断发展,通过封建统治的推广教化,孝道被逐步推向极端化、专制化和愚昧化。尤其是在宋代,孝不仅得到了宋朝政府的大力褒奖,并得到了宋代理学的论证,孝行中出现了许多荒诞不经的愚孝故事,并被作为孝的典范得到鼓励与宣扬。二、“孝文化”陈列馆建馆的原因和内容“南绕桐山通建德,北沿芝水达兰江;路近三峰何处非名山胜迹,地联两邑此间有孝子贤孙。”这是黄店镇三峰殿口村凉亭石柱联,该联勾画了此处地貌和人文历史,尤其是柱联“

6、孝子贤孙”,道出了三峰殿口村祖先孝道的典范。历史记载三峰殿口古属兰溪望云乡,宋代有陈天隐、董少舒、金景文孝子、事母至孝,远近闻名,朝廷诏恤建有三贤祠,立八行(八种善行)碑,以教育后人。宋宣和五年改名纯孝乡,三峰山又称三子拜母山。故三峰殿口一带有着“孝道”的悠久历史,源远流长,孝道民风代代相传。宋元年间彩衣堂村又出了个孝子,因而理学家金履祥题匾彩衣堂。彩衣堂孝子作为传统的孝子形象,在黄店镇一带家喻户晓,成了大家模仿和推崇的对象。延至今日尊老敬老养老的风尚,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涌现了浙江省十大杰出孝子的典型——黄店镇范宅村范庆如。近年来,黄店镇

7、关工委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本地孝道典型的辐射作用,积极开展青少年“四好”(遵纪守法好、学用科技好、孝敬父母好、助人为乐好)教育活动;积极倡导孝道文化,对本镇古朴民风、悠久的孝道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在三峰殿口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关工小组及村老年协会的共同努力下,投资十多万元,开设了三峰殿口“孝文化”陈列馆,以继承弘扬贤孝美德,丰富“四好”12内容,以利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三、展出及学生所受到的教育和启示黄店镇关工委,以青少年“四好”教育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青少年学生前往三峰殿口村参观“孝文化”园,学生

8、们身临其境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学生唐小华说:“忠孝二德,是一种崇尚道德的表现,孝敬老人,孝敬长辈,孝敬父母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一种义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