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方案

开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方案

ID:37419546

大小:52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3

开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方案_第1页
开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方案_第2页
开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方案_第3页
开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方案_第4页
开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完美格式一、绪论直流调速是现代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发展较早的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晶闸管的出现,现代电力电子和控制理论、计算机的结合促进了电力传动控制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繁荣。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为现代工业提供了高效、高性能的动力。尽管目前交流调速的迅速发展,交流调速技术越趋成熟,以及交流电动机的经济性和易维护性,使交流调速广泛受到用户的欢迎。但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以其优良的调速性能仍有广阔的市场,并且建立在反馈控制理论基础上的直流调速原理也是交流调速控制的基础。现在的直流和交流调

2、速装置都是数字化的,使用的芯片和软件各有特点,但基本控制原理有其共性。长期以来,仿真领域的研究重点是仿真模型的建立这一环节上,即在系统模型建立以后要设计一种算法。以使系统模型等为计算机所接受,然后再编制成计算机程序,并在计算机上运行。因此产生了各种仿真算法和仿真软件。MATLAB提供动态系统仿真工具Simulink,则是众多仿真软件中最强大、最优秀、最容易使用的一种。它有效的解决了以上仿真技术中的问题。在Simulink中,对系统进行建模将变的非常简单,而且仿真过程是交互的,因此可以很随意的改变仿真参

3、数,并且立即可以得到修改后的结果。另外,使用MATLAB中的各种分析工具,还可以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可视化。Simulink可以超越理想的线性模型去探索更为现实的非线性问题的模型,Simulink会使你的计算机成为一个实验室,用它可对各种现实中存在的、不存在的、甚至是相反的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解析法,实验法与仿真实验,其中前两种方法在具有各自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局限性。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对电气传动在启制动、正反转以及调速精度、调速范围、静态特性、动态响应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4、这就要求大量使用调速系统。由于直流电机的调速性能和转矩控制性能好,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开始使用直流调速系统。它的发展过程是这样的:由最早的旋转变流机组控制发展为放大机、磁放大器控制;再进一步,用静止的晶闸管变流装置和模拟控制器实现直流调速;再后来,用可控整流和大功率晶体管组成的PWM控制电路实现数字化的直流调速,使系统快速性、可控性、经济性不断提高。调速性能的不断提高,使直流调速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精心整理学习帮手word完美格式二、开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组成及原理2.1直流电机调压调速原理直流电动

5、机的稳态转速:n——转速(r/min);U——电枢电压(V);I——电枢电流(A);R——电枢回路总电阻(Ω);Ce——电动机在额定磁通下的电动势系数。调节直流电动机转速的方法有:(1)调节电枢供电电压;(2)减弱励磁磁通;(3)改变电枢回路电阻。自动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往往以变压调速为主。工作条件:保持励磁F=FN;保持电阻R=Ra调节过程:改变电压UN®U¯;U¯®n¯;n0¯调速特性:转速下降,机械特性曲线平行下移,见图1。图1调压调速特性曲线2.2晶闸管整流器-电动机系统组成及原理图2给出了晶闸

6、管—电动机调速系统(V—M系统)的原理图,图中VT是晶闸管可控整流器,GT是触发器,L是平波电抗器,M是直流电动机,给定信号Uc能控制GT触发器的触发角度,从而控制整流器VT的整流输出电压值,达到控制电机调速的目的。精心整理学习帮手word完美格式图2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电气原理图2.3直流电动机开环调速系统仿真的原理直流电动机电枢由三相晶闸管整流电路经平波电抗器L供电,并通过改变触发器移相控制信号Uc调节晶闸管的控制角,从而改变整流器的输出电压实现直流电动机的调速。该系统的仿真模型如图3所示。在仿

7、真中为了简化模型,省略了整流变压器和同步变压器,整流器和触发同步使用同一交流电源,直流电动机励磁由直流电源直接供。图3直流开环调速系统电气原理任何一台需要控制转速的设备,其生产工艺对调速性能都有一定的要求。例如,最高转速与最低转速之间的范围,是有级调速还是无级调速,在稳态运行时允许转速波动的大小,从正转运行变到反转运行的时间间隔,突加或突减负载时允许的转速波动,运行停止时要求的定位精度等等。归纳起来,对于调速系统转速控制的要求有以下三个方面:(1)调速。在一定的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范围内,分档地(有级)

8、或平滑地(无级)调节转速。(2)稳速。以一定的精度在所需转速上稳定运行,在各种干扰下不允许有过大的转速波动,以确保产品质量。(3)加、减速。频繁起、制动的设备要求加、减速尽量快,以提高生产率;不宜经受剧烈速度变化的机械则要求起、制动尽量平稳。为了进行定量的分析,可以针对前两项要求定义两个调速指标,叫做“调速范围”和“静差率”精心整理学习帮手word完美格式。这两个指标合称调速系统的稳态性能指标。(1)调速范围生产机械要求电动机提供的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之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