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及其制备的PVD技术

薄膜及其制备的PVD技术

ID:37420205

大小:9.79 MB

页数:299页

时间:2019-05-12

薄膜及其制备的PVD技术_第1页
薄膜及其制备的PVD技术_第2页
薄膜及其制备的PVD技术_第3页
薄膜及其制备的PVD技术_第4页
薄膜及其制备的PVD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薄膜及其制备的PVD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绪论薄膜是一种二维材料,它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往往为纳米至微米量级。从宏观上讲,薄膜是位于两个平面之间的一层物质,其厚度与另外两维的尺寸相比要小得多。从微观角度来讲,薄膜是由原子或原子团凝聚而成的二维材料。按膜厚,对膜的经典分类认为,小于1微米的为薄膜,大于1微米的为厚膜。1.薄膜的定义在多数情况下,严格区分薄膜和厚膜并无实际意义,而针对具体的膜层形成方法、膜层材料、界面结构、结晶状态、晶体学取向、微观组织、各种性能和功能进行研究更有用。绪论2.薄膜材料的分类2.1金属薄膜材料结构性金属薄膜材料功能性金属薄膜材料2.2无

2、机、陶瓷薄膜材料结构性陶瓷薄膜材料功能性陶瓷薄膜材料2.3有机、聚合物薄膜材料2.4半导体薄膜材料表.膜的各种分类方法分类方法膜的名称按膜的材料分类天然膜:生物膜、天然物质改性或再生制成的膜合成膜:无机膜、高分子聚合物膜按膜的结构分类多孔膜:微孔介质、大孔膜非多孔膜:无机膜、高分子聚合物膜液膜:无固相支撑型又称乳化液膜;有固相支撑型又称固定膜、支撑液膜按膜的功能分类分离功能膜:气体分离膜、液体分离膜、离子交换功能膜能量转化功能膜:浓差能量转化膜、光能转化膜、机械能转化膜、电能转化膜、导电膜生物功能膜:探感膜、生物反应器膜、医

3、用膜按膜的用途分类气相系统用膜:伴有表面流动的分子流动、气体扩散、聚合物膜中溶解扩散流动、在溶剂化聚合物膜中扩散流动气-液系统用膜:大孔结构(移去气流中的雾沫夹带或将气体引入液相)、微孔结构(制成超细孔过滤器)、聚合物结构(气体扩散进入液体或从液体中移去某种气体)液-液系统用膜:气体从一种液相进入另一液相、溶质或溶剂从一种液相渗透到另一液相气-固系统用膜:用膜除去气体中的颗粒液-固系统用膜:大孔介质过滤淤浆、生物废料处理、破乳固-固系统用膜:基于颗粒大小的固体筛分按膜的作用机理分类吸附性膜:多孔膜(多孔石英玻璃、活性炭、硅胶

4、等)、反应膜(膜内含有与渗透过来的物质发生反应的物质)扩散性膜:聚合物膜(扩散性的溶解流动)、金属膜(原子状态的扩散)、玻璃膜(分子状态的扩散)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树脂膜、阴阳离子交换树脂膜选择渗透膜:渗透膜、反渗透膜、电渗析膜非选择性膜:加热处理的微孔玻璃、过滤型的微孔膜绪论2.1金属薄膜材料——结构性金属薄膜材料硬质膜:耐磨损,不是以纯金属,而是以碳化物、氮化物、氧化物、硼化物等金属化合物的形式而使用的。如:TiC,Al2O3,B4C等。润滑薄膜:用作固体润滑膜的金属有铅、锡、金、银等。Au-Mo,Ag-Re等合金也用

5、于润滑膜,与Au、Ag膜相比,硬度较高,而且在大气中,在高温下,由于表面形成Mo或Re的氧化物而提高润滑效果。绪论2.1金属薄膜材料——功能性金属薄膜材料光学薄膜材料:吸收,反射,增透膜如:Si,CdTe,GaAs,CuInSe2,MgF。发光膜:ZnS,ZnSe,AlxGa1-xAs,GaN,SiC等;磁性薄膜材料:Co-Cr,Mn-Bi,Ni3Fe等;导电薄膜材料:NiCr,NiSi2,NiSi,CoSi2,TiSi2等;压电薄膜材料:AlN,ZnO,LiNbO3,BaTiO3,PbTiO3等;半导体薄膜材料:GaAs,

6、GaN,InSb,CdTe,CdS,ZnSe等。绪论2.2无机、陶瓷薄膜材料——结构性陶瓷薄膜材料润滑膜:层状石墨,MoS2,WS2,PbO,CaF2,BaF2等;耐磨损膜:TiN,HfN,CrN,Cr7C3,Si3N4,Al2O3等。采用多层膜,如:两层膜TiN/TiC、Al2O3/TiC等,三层膜TiN/Al2O3/TiC已达到实用化。装饰膜:TiN、ZrN、HfN、TaC为金黄色,BeC为红色,NbN为亮褐色,WN为褐色,MnN为黑色等。其中离子镀CrN,Cr2N(土色、白色),反应磁控溅射(Ti,Al)N(褐色)等已

7、达到实用化。绪论低放气膜和透明阻挡膜:TiN膜是一种很理想的低放气膜,其沉积在真空容器的内表面,不仅吸附气体的量很少,而且还能有效的阻止容器内壁溶解的气体渗入真空中。陶瓷薄膜可以阻止空气中氧气和氢气的渗透,故称这种陶瓷薄膜为透明阻挡膜。如用于保证食品与外界隔离的食品包装袋,人们在塑料膜上沉积一层透明的SiOx膜。耐氧化膜和耐腐蚀膜:TiC,SiC等。绪论2.2无机、陶瓷薄膜材料——功能性陶瓷薄膜材料光学薄膜材料:防反射膜如MgF2或采用MgF2和金属氧化物。选择透射膜和选择吸收膜,为了减轻夏季冷房的负荷,使可见光一定程度的透

8、过,而热线部分被反射或吸收,如TiO2,SnO2,CrN等;另一方面,为了减轻冬季暖房的负荷,要使热线部分透过,以便保温,如Zn0/Ag/Zn0,ZnS/Ag/ZnS等。电子薄膜材料:导电膜In2O3、SnO2,电介质膜SiO2,CaF,BaF2,Si3N4等。光电子薄膜材料:是“与光具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